麻城张家畈镇:秸秆“巧利用”变废为宝 绿色循环绘就振兴图景

金秋时节,张家畈镇的中稻、玉米和花生等收获工作已近尾声,田间地头留存的大量稻桩、花生秸秆,曾是农户丰收后的“棘手难题”。如今,该镇以“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为原则,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守护生态、助农增收的关键抓手,通过多元举措让“田间废弃物”蜕变为“绿色财富”,从源头筑牢秸秆禁烧与森林防火防线。

立体宣传先行,凝聚全民共识。为打消农户“处理难、效益低”的顾虑,张家畈镇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宣传网络:镇村干部、志愿者化身“宣讲员”,带着倡议书、明白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敲门行动”,用通俗语言录制宣传录音,算清“焚烧成本账”与“利用收益账”;“村村响”广播每日定时播报政策,微信网格群实时推送利用案例,宣传车带着方言宣讲穿梭在村道田间,100余条标语横幅在重点区域醒目亮相,让“禁烧护生态、利用增收益”的理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镇结合垸组会累计开展宣讲120余场,政策知晓率达99%以上,实现“宣传不漏一户、理念深入人心”。

多元利用发力,激活循环价值。该镇精准施策,推动秸秆利用“分路走”:一方面鼓励农户、种粮大户及农业市场主体全面推行机械化作业,打捆机田间“吞”下秸秆、“吐”出规整草捆,深耕机则将秸秆就地粉碎还田,既清除田间隐患,又提升土壤肥力,预计可使下季作物病虫害基数降低60%以上;另一方面搭建政企合作桥梁,与该镇绿百康生物有机肥公司共建“秸秆变肥料”链条,将秸秆加工为高效有机肥循环还田,同时引进外县市养殖大户,把秸秆转化为牛羊优质饲料,形成“田间-企业-养殖场-田间”的闭环体系。种粮大户丁师傅算了笔账:“秸秆打捆卖出去,每亩能多赚30多块,粉碎还田还省了化肥钱,真是一举两得!”

从“一烧了之”到“物尽其用”,张家畈镇用务实举措破解了秸秆处理难题,不仅守住了镇域的蓝天白云,消除了森林火灾隐患,更让农户实现“额外增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下一步,该镇将持续优化合作模式,跟踪利用成效,让秸秆综合利用成为生态振兴与乡村增收的“双赢密码”。

来源:麻城发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