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鸣心教授展示捐赠证书 通讯员供图
“九十七载人生路,我从潜江这片热土走出,无论身在何方,家乡始终是我魂牵梦绕的根,是滋养我艺术生命的源头活水。”9月23日,在著名作曲家杜鸣心教授北京的家中,一场承载着赤子乡情的捐赠手稿实物仪式温暖举行。
杜鸣心教授1928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潜江市,毕业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是中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舞剧《红色娘子军》《鱼美人》的作曲,对家乡潜江感情深厚。
“我从小就看到父亲在书房里创作、整理这些手稿、书籍、唱片。”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杜鸣心教授的儿子杜咏介绍,父亲常说,这些物品不只是个人工作记录,更是浸润着家乡水土滋养的艺术记忆,连接着他艺术生命的起点,“他视其为珍宝,更认为它们最终应‘回家’。”
为让这份乡情落地,潜江市前期多次组织专班赴京与杜鸣心教授及家属当面沟通并达成共识,将在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设立“杜鸣心音乐厅”“杜鸣心音乐陈列馆”,并取得杜鸣心教授签署的《姓名肖像授权书》和《赠予协议》。
“杜老捐赠的物品更像一套活态的音乐教育教材。”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程伦嵩表示,杜鸣心教授是从潜江走出的音乐家,其作品与精神本就是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些珍品‘归乡’,不仅为潜江搭建起音乐艺术展示窗口,更能唤醒更多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据了解,此前杜鸣心及其家属已分两批次向潜江捐献千余件书籍、手稿、唱片等实物,还有陪伴他教书育人多年的钢琴和小提琴,也已抵达潜江,成为这份“乡情厚礼”中特殊的部分。
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 记者张盼 通讯员谭欣
编辑:杨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