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市民们载歌载舞表达喜悦之情。 (视界网 郑新涛 摄)
回家,洋溢着温暖。
可以前,对李士磊来说,还掺杂着烦恼——生于十堰的他在荆门工作多年,回家探望父母,只能搭乘每日一班的绿皮火车,“咣当咣当”四五个小时,凌晨到家。
襄荆高铁通车,为李士磊多年的烦恼画上句号。他已预订10月1日的车票,荆门出发、襄阳换乘、十堰抵达,全程90分钟。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襄荆高铁开通后,我省高铁网布局进一步完善,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对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意义重大。
探亲变通勤
单程最快30分钟
荆襄古道,自古连接关中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沧桑巨变,高铁时代来临,这条千年古道却成了交通短板。
荆门农科院副院长张小贝是襄阳人,自驾走高速公路,需要2个多小时;坐火车,只有绿皮车,需要90分钟,经常晚点、延迟。“把回家的幸福感都磨没了。”他说。
2022年9月28日,万众期盼的襄荆高铁开工。
3年奋战,全线通车。9月2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襄阳东站登上开往荆门西站的G6855次列车。车厢里,乘客林宝学笑容满面:“外甥女今天出嫁,坐着高铁去喝喜酒,都是喜事。”
“以前看到别的地方通高铁,挺羡慕的。现在不用了!”返程列车上,从荆门去襄阳看儿子的韩艳芝说,“一个字——快!”12306APP显示,襄荆高铁开通后,每日双向开行22班次,单程最快30分钟,最慢也仅需43分钟。
襄荆半小时通勤圈,也改变了张小贝的生活方式。“以前逢年过节才回一趟襄阳,像走亲戚一样。”他说,如今回家不再是“探亲”,而是通勤。
流量变留量
乘着高铁来旅游
9月中旬起,宜城市餐饮和旅游协会会长郭红梅每天都发朋友圈:“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宜城市20余家餐饮酒店全额报销宜城站至酒店的交通费,同时菜品打八折。”
郭红梅经营着多家餐饮酒店,除了宜城本地菜,她与厨师正在商量推出荆门菜、荆州菜。“襄荆高铁通车后,那边来的游客肯定增多,人家喜欢吃鱼和蒸菜。”她说。
宜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余媛媛介绍,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宜城将举办全民才艺大赛、“宋玉辞赋园”开园、“襄阳花鼓戏”展演等一系列活动,诚邀全国各地游客“乘高铁游宜城”。
襄阳抢抓襄荆高铁开通和国庆中秋双节的良好时机,将联合各县市区开展80余场促消费活动,持续营造火热消费氛围,推出针对荆门、荆州消费者的餐饮住宿优惠政策,将交通“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
湖北文旅荆门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周路说,襄荆高铁开通后,荆门将与武汉、襄阳、宜昌等城市共同打造三国文化、荆楚文化等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互推、客源互送,进一步激活区域旅游市场。
短板变优势
人才资本加速汇聚
“襄荆高铁治好了王学涛的心病。”9月26日,湖北润峰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扬笑呵呵地说。
王学涛是该公司设备工程师,家在温州。2023年底,他第一次来公司所在的宜城市,火车转火车、再转汽车,一路折腾近24个小时,身心俱疲。
王学涛的心病,也是该公司的心病。今年底,总投资18亿元的项目将投产,此前周扬前往武汉、成都、长沙等地招揽人才,却屡屡空手而归。“交通不便是最大短板,如今高铁通了,招才的底气变足了。”
襄荆高铁通车,形成了省内第一条串联武汉、襄阳、荆门、荆州等9座城市的高铁环线,带动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加速汇聚。
襄阳小河港是汉江上规划建设的最大港口,港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李松林说,襄荆高铁开通为他们加大与武汉、重庆、岳阳等长江流域港口城市人才、技术交流提供快速通道。
荆门漳河新区是全国首批、湖北唯一的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近几年各种“荆门造”特色航空重器火爆出圈。晨龙飞机(荆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定璿表示,襄荆高铁开通后,将会对荆门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荆门市发改委主任李锏介绍,当前东部地区资本、人才、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荆门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产业链完整,通过深化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推进产业提质强骨。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祝华 刘孝军 通讯员 杨颖 郑新涛
编辑:杨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