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川镇村干助农团:直播间搭'产销桥',两小时销百单助增收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咱龙顶寨村刚自然晾晒的生态干辣椒,色红肉紧、甜中带辣,全是椒农亲手种的好货!” 每晚7点,梅川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 “三农直播间” 准时热闹起来。没有专业主播的花哨话术,同心村党总支书记宋美霞、解垴村副书记秦旭云、胡政村副主任邵小玉等村干部,手捧新鲜农产品,用带着乡土气息的朴实话语介绍产品。仅两小时,就能卖出100多单 —— 这个由村干部组成的助农团,为家乡特产外销架起了一座 “高速桥”。

这支队伍的诞生,源于9月中旬一场电商直播专题培训班。当时,梅川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刘君权围绕本地佛手山药产业组织培训,看着果农、菜农守着优质农产品却愁销路,大家既焦急又无奈:线下集市辐射范围有限,外地收购商还常压价,好东西俨然 “藏在深山无人识”。“现在年轻人都爱刷直播,咱们为啥不自己试试?” 刘君权的一句话,点醒了在场的村干部,也点燃了直播助农的想法。

万事开头难,直播之路更是从零起步。没有专业设备,湖北故乡情农业公司创办人高峰主动将自费购买的全套直播设备搬到直播间;不懂操作流程,他手把手示范点播、互动技巧;怕讲不好产品特点,村干部们索性天天扎进田间地头,跟着农户观察作物长势、了解种植细节,把每种农产品的 “生态优势”“口感特色” 摸得一清二楚。第一次直播时,有人紧张到忘词,就悄悄拿着提前写好的纸条对着念;有人被网友追问 “是否打农药”,当场拨通农户电话核实。尽管全程手忙脚乱,但这份 “不掺假” 的实在,却留住了第一批观众,当晚就卖出30多单。

如今,助农团直播已成了梅川镇的 “固定节目”。直播间的主角从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轮换到村会计,镜头里的产品也跟着季节更新:春天卖春笋、野菜,夏天推辣椒、甜叶菊,秋天晒佛手山药、芦笋。他们不搞促销 “套路”,只做 “全透明” 直播:镜头时常对准田间地头,让网友直观看到作物生长环境;公开农产品收购价与直播间售价,明确利润全返农户;打包快递时特意对着镜头展示,承诺 “收到货有质量问题包赔”—— 用真诚一点点打消网友的顾虑。

盘古垱村农户夏柱国今年种了几亩甜叶菊,丰收后正愁销路,助农团得知后把甜叶菊搬上直播间,他坐在家里就收到了订单,仅前几天就卖出4200元的货。据统计,助农团直播十多天来,已带动全镇20余户农户打开销路,单场直播平均订单量稳定在100单以上,最高一晚更是创下230单的销售纪录,农产品通过快递远销广东、浙江、江苏等地。

“不是我们会直播,是乡亲们的好东西终于被看见。” 助农团成员的一句话,道出了直播间的 “流量密码”:镇村干部的身份是 “信任背书”,田间地头的实景是 “品质底气”,帮农户增收的初心是 “前行动力”。如今,梅川镇村干助农团的直播间,早已不只是农产品的 “外销窗口”,更成了乡亲们心里的 “定心丸”—— 大家知道,只要有好产品,就不愁卖不出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