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石佛寺镇魏高邑村凭借厚植的文明根基与秀美的生态底色,荣膺“全国文明村”殊荣。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魏高邑村以“和谐共生、美丽宜居、乡村文明”为目标,全力推进“千万工程”建设,通过生态筑基、产业赋能、文明铸魂,让这座村庄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注脚。
生态蝶变展新颜文明风景入画来
魏高邑村以“拆旧、清脏、治乱、增绿”为主线,让村庄从“脏乱差”变身“净美绿”,实现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文明新风劲吹垸组村落。
环境整治亮底色。今年3月以来,一场环境整治在魏高邑村全面开展。二胡新区、九龙桥新区、王昌垸集中拆除旱厕8处、危房3处、残垣断壁6处,清理污水沟230米,整治乱堆乱码26处。机械轰鸣38小时后,昔日的“死角”变成了整洁的“敞地”,村民们感叹:“村里透亮了,文明习惯养成了,连空气都新鲜了!”
设施升级暖民心。为了让村民“出门有景、活动有地”,村里在上郭垸规划建设口袋公园,搭配石桌石凳、健身器材,未来将成为老人聊天、孩子嬉戏的好去处;针对村中心大道与二胡垸交汇口“窄、堵、险”的问题,启动扩建工程,拓宽路面、优化视线,让出行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长效管理护成果。推行“户分类、村收集”垃圾处理模式,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保洁队每日清扫,村民主动参与。柴草整齐码成“风景线”,沟渠清澈映蓝天,“村庄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文明理念已深植人心。
产业赋能促增收田园经济结硕果
魏高邑村坚持“生态+经济”双轮驱动,让土地生金、庭院增彩,走出了一条“美环境”与“富口袋”双赢的生态文明之路。
柑橘基地焕新生。全村1800余亩柑橘基地是“致富王牌”。村里邀请农技专家指导,对老化果树进行品种改良,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产出的有机柑橘甜度高、口感好,远销省内外。
“微田园”里藏商机。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打造“微果园”“微菜园”,种上草莓、辣椒、圣女果等。村里统一配套竹编栅栏、木质花架,既扮靓庭院,又让新鲜果蔬“足不出村”就能卖给游客,户均年增收近2000元。
苗木经济添活力。在田间地头、村道两侧套种冬青、柏树等观花观果苗木,既美化乡村风貌,又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每到花季,绿树红花相映成趣,吸引不少游客打卡,为乡村旅游埋下伏笔。
文明新风润乡土精神家园聚人心
魏高邑村深知,乡村的美不仅在于环境,更在于文明乡风的滋养。村里着力打造多元文化空间,让精神文明建设融入日常。
百姓大舞台上的烟火气。依托村内百姓大舞台,魏高邑村与石佛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联动,常态化开展文化活动。去年端午节,一场热闹的“粽叶飘香话端午”活动在此上演,村民们包粽子、听民俗故事,台上歌舞飞扬,台下笑声阵阵,传统节日的魅力在互动中代代相传。
农家书屋里的“充电时光”。村内建成的农家书屋藏书2000余册,涵盖农业技术、文学经典、科普知识等,成为村民的“精神粮仓”。茶余饭后,村民们带着孩子来这里看书、交流种植经验,柑橘种植大户李大叔说:“书屋的农技书帮我解决了果树减产的难题,现在果子长得又大又甜!”
村规民约里的“文明约定”。村里制定了简洁明了的《村规民约》,从垃圾分类到邻里互助,条条关乎民生。同时设立“红黑榜”,定期公示文明家庭、清洁庭院、十星级文明户,引导村民争当“文明标兵”。如今,“随手捡垃圾”“主动让邻里”已成为魏高邑人的自觉习惯。
如今的魏高邑村,步步皆景、户户增收、人人幸福。从文明新风拂面到生态美景入画,从产业兴旺富民到治理有序暖心,这座村庄正以“和美”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
来源:文明黄冈
编辑:龚丽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