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浠水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万翔收到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签证,他说,这得益于恩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兰子奇的悉心教诲。
去年,万翔邀请兰子奇参加“湖北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前不久,两人同时被省人社厅授予“省技术能手”称号,成为湖北职教领域的一段佳话。
万翔说,毕业七八年来,兰老师始终关心他的成长,不断鼓励他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学无止境,教亦无涯”,他也要用行动来回报母校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和恩师的栽培。
毕业后,我就成了你
1995年出生的万翔是浠水人,2014年高中毕业后,和同学来到黄冈职院在浠水的招生咨询点,也就是在那里,他碰到了这一生的贵人兰子奇。
兰子奇200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0年来到黄冈职院,2012年主持申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该专业于2013年开始对外招生,兰子奇是该专业负责人。
当天经过一个下午的咨询畅谈,万翔对眼前这个兰老师心生钦佩,他说,“兰老师,我看中了你,你带什么专业我就报什么专业。”就这样,万翔成了兰子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第二届学生。
在黄冈职院的三年,兰老师的课让万翔印象深刻。兰老师知识渊博,课堂上总能紧扣实践,把难懂的专业技术讲得生动易懂。
比如变频调速技术实训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内容偏难,看着课本里满是变频器的参数设置、电路接线原理,万翔和同学们都犯怵。但兰老师不让他们死记参数,而是先带他们拆解变频器实物,再拿着拆分好的模块,逐个讲解,还结合工厂实际案例举例:“恒压电机为什么要变频调速?因为不同布料织造速度不同,变频器能精准控速,减少布料浪费。” 这些来自行业一线的案例,让他明白技术不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在机器人应用技术课上,面对学校新引进的工业机器人,兰老师没让他们直接按说明书操作,而是先带他们画运动轨迹图,分析“怎么编程能让机械臂精准抓零件”等。课后还会布置“设计机器人分拣流程”等小任务,下次课逐个点评修正。这种从原理到实操的教学方式,让万翔对专业知识理解更透彻,也为后来备赛打下扎实技术基础。
万翔说,兰老师上课从不“照本宣科”,总是能用“动画+比喻”拆解抽象概念,同时分享自己的“糗事”,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细节,大家都爱听也愿意听。
除了课堂传授专业知识,在万翔他们备战“全国现代电气设备与安装大赛”期间,兰老师免费对其进行课后辅导。当万翔和小伙伴卡在“电气柜布线与调试”环节,准备放弃这个环节的满分。兰老师没说什么,搬凳子坐下来陪他们“破案”:“跳闸肯定有隐患,咱们一步步找。”等电机平稳转起来,已经晚上11点了,他笑着说,比赛不只是比技术,还有耐心和坚持。有时累得不想动,兰老师会陪他们聊职业规划,鼓励他们,“电气自动化是朝阳行业,把技术学扎实,未来肯定有大作为”。
毕业后,万翔来到浠水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成了一名中职老师,他也开始像兰老师当年那样,陪着学生练技能、解难题,因为他知道,老师的陪伴和鼓励对学生来说,背后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一次邀约,成就一段佳话
大学毕业后,万翔虽然参加工作了,但和兰老师的联系一直没断,老师的教诲也一直都在。
想在技术上有所精进,2024年,万翔邀约恩师兰子奇,要不要一起去参加湖北省职业技能竞赛,兰子奇欣然应邀。应允的背后,是兰子奇对学生的爱。
作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兰子奇深耕职教领域十余年,身兼国家职业技能等级鉴定高级考评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组成员,主持建设制冷与空调技术国家教学资源库,是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群建设项目负责人。主持省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9项,主编《传感器应用技术》等高职教材3本,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指导学生参加教育系统主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5项,是行业资深专家。
这时再作为参赛人员,和学生一起去参加人社系统举办的“湖北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万一学生获了奖而自己没有拿到奖项,会不会觉得丢脸?兰子奇笑了笑说,赛前他也曾跟万翔开过这个玩笑。不过他不怕。事实证明,他的不怕是有底气的。在全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职业技能大赛电子产品制版工中,兰子奇获得第二名,学生万翔也没让他失望,在第七届全省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电气设备安装工中,获得第三名,是少有的中职学校代表获奖者。
看到曾经的学生获奖,兰子奇说,那种感觉比自己获奖还开心。
在兰子奇眼中,万翔是一个很上进的学生,成熟早慧,尊敬师长、能吃苦。毕业后,也不忘学习提升自己,每年都会跟他联系,聊技术难题和职业困惑,作为老师,看着这些学生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不管毕业后走多远,他都愿意尽己所能去陪着他们一起成长。
而对万翔来说,能遇到兰老师这样既教技术、又传精神的老师,是他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以后的岁月,他会带着母校的校训和恩师的教诲,继续提升自己,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记者王慧 通讯员亓志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