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水路出行成为不少游客文化旅游、避暑观光的热门选择。
国内一家在线旅游平台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平台上“观光游船”类产品,数量同比增长近20%,整体预订票量增长45%。
某平台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石珂:观光类游船预订中,宜昌的“两坝一峡”线路位居榜首,搜索热度增长了10倍;桂林漓江景区热度高,票量预订增长近2倍。此外,北海涠洲岛、杭州西湖、大理洱海等景区、景点的游船项目,热度排名靠前。
面对暑运期间旺盛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文博热、文旅热的持续升温,交通运输部指导各地,重点打造36条精品航线,把水路运输作为串联两岸风光、承载人文故事的纽带,引导公众增加旅游消费。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 李清:各地结合水路客运新形势,推动交旅融合,大力培育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积极改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水上出行服务。
强化安全措施
为游客筑牢安全防线
为了保障暑期水路出行安全,各地也在不断强化安全措施,筑牢安全防线。比如,全国重点水域推进智能监控系统覆盖,2100处汽车客运码头安装AI视频分析设备,能够实时识别超载、未穿救生衣等安全隐患并自动报警。此外,针对今年全国各地雷雨天气频发的情况,全国水运系统与当地政府部门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对恶劣天气做出提前预警和防范。
进入暑期,上海黄浦江游览热度持续升温,单日最大客流量达3.1万人次。作为长三角重要的运输通道,眼下,黄浦江日均行驶的货船超过1400艘,当地多个单位建立起联动协调机制,确保所有船只都能安全运行。
浦江游览集团一江一河船组党支部书记 王锷:上海海事局、上海市交通委、市文旅局等政府部门牵头进行了协调,按照“分道、分区、分时”原则,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控措施。
“分道”,其实是通过大数据精准测算,划定客、货船只各自的航道,引导船只在掉头时,要一慢、二看、三通过;
“分区”,就是为不同类型的游船,划好专属掉头区域,实施合理分布,各行其路;
“分时”,指的是错峰运营,通过高峰时段指定线路、人员和船只来运营,实现客运船只在船舶流量大的时间段不停航。
游客: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个游船,比我想象中还要好,整体游船安全系数很高。
在山东,今年暑期,当地创新海上旅游模式,首次推出在海岛间穿梭游玩的“跳岛游”。为确保旅游安全,游船上增加了一个特殊提醒的服务项目。
工作人员:砣矶岛的海岛周边海域情况复杂,存在涨潮退潮,离岸流等危险,请各位游客游玩期间不要触碰水母,以免蜇伤。
游客:我觉得船上帮我们想得挺周到的,我们第一次来山东海上旅游,很多岛屿情况都不太了解,船上提醒既给我们做了导游,也有很多服务信息,太周到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袁安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