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清晨6点,蕲春县漕河城区枫树林凤凰世家铁路桥疏导点已是人声鼎沸。摊贩吴桃华在崭新的遮阳棚下麻利地整理着蔬菜,看着整齐排列的摊位和悠闲挑选蔬菜的居民,她脸上漾起踏实的笑容:“以前挤得挪不动脚,城管来了就像打游击。现在风吹不着日晒不着,真有种‘家’的感觉!”
从占道经营“躲猫猫”到规范疏导“安下家”,这处早市的变迁,正是蕲春县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标尺,将“学查改”贯穿民生实事全链条的生动缩影。在这里,那些曾经印在纸上的条文,正化作百姓能触摸到的温度、能感受到的变化,成为丈量作风建设成效的精准标尺。
“找个车位能绕小区转三圈,急得人冒火!”首府壹号小区居民田向东的抱怨,曾是漕河城区停车难的真实写照。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号角,县城管执法局联合城投集团在城区“螺蛳壳里做道场”,盘活闲置地块建成生态停车场,291个车位让居民“抬脚就到,停得安心”。这只是开始,年内4处新停车场将陆续启用,更多“有位可停”的便利正在走来。
医保服务的变迁同样温暖人心。慢性病患者王立红过去为开一张处方,每月得专程往县城跑,“来回车费不说,耽误一整天功夫”。如今,县医保局推动电子处方流转服务覆盖全县公立医院,“家门口的医院就能开方,扫个脸几秒钟结算,省心太多了!”从“跑断腿”到“一键达”,疏通的是服务堵点,温暖的是百姓心窝。
数据见证作风之实:县城管执法局新建5处停车场,新增车位500余个,破解车辆免费停靠难题;交通运输局修补破损路面5600余平方米,畅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医保局电子处方覆盖15个乡镇,年均节省群众“跑腿”成本超百万元;市场监管局推行“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让消费更放心;公安局反诈中心三年守护群众“钱袋子”超6亿元;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首例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让“家门口治好病”从期盼变现实。
作风之变,根在基层,效在末梢。狮子镇花园片区的垃圾中转站里,机器轰鸣着吞吐垃圾。“当天垃圾当天清,臭味没了,蚊虫少了,环境大变样!”村民吴春阳的欣喜,源于镇村干部把“屋场院子会”上的群众呼声变成行动。他们争取移民项目资金,3个月建成压缩式中转站,解决了13个村生活垃圾露天堆积的“老大难”,让“户清扫、组保洁、村清运、镇转运、县处理” 的闭环真正运转。
张塝镇的调解室里,农民工霍某攥着刚拿到的5600元工资,激动地向调解员鞠躬。这笔拖了一年的血汗钱,在片区“解纷急诊室”里仅用3小时就化解。该镇创新的“预防-调解-化解”机制,让一季度调解成功率升至82%,重复信访量下降47%,“有矛盾找调解”成了新常态。
蕲州镇黄土岭村的水厂改扩建工程现场,项目负责人柳时标顶着烈日督工。“确保10月底通水,让2万名群众喝上安全水!”这是对村民宋汉东“天干时烧饭洗澡都成问题”的承诺,1500万元专项资金正在将期盼变为现实。
檀林镇石牛村的“手拉手·暖童心”夏令营里,300名山区儿童笑声不断。“学到防溺水知识,还交了好多朋友。”学生方淼的话道出变化。村两委征集民意后,筹措资金、招募12名大学生志愿者,既解决了暑期“看护难”,又让孩子们在陪伴中成长。
如何让作风建设落地生根?蕲春的答案是:敞开大门问需于民,闭环解题取信于民。县住建局的“有事您说话”平台成了社区治理利器,居民扫码即可直通主管部门。城市花园小区居民梅国栋反映停车位不足后,10天内小区广场就改造出数十个车位,“现在停车规范,孩子玩耍也安全了。”该平台上线数月处理诉求261件,成为黄冈市推广的民生典型。
营商环境的优化同样给力。湖北蕲艾集团筹备“中艾之夜”活动时忧心停车位不足,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协调多部门,一个月内就在园区周边建成大型生态停车场。“从审批到落地全程护航,效率太惊人了!” 集团副总裁魏子龙赞叹道。今年以来,该中心已化解企业难题110个。
“三张清单”闭环管理、“学查改”一体贯通、群众评议“一锤定音”,一系列机制让作风建设有了制度保障。正如蕲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有前所说:“当摊贩的遮阳棚支起来,企业的难题解决了,积水巷子能穿布鞋走了,作风建设才算真正落地。”
从“红色驿站”为新就业群体遮风挡雨,到干部化身“带货主播”助山货出山;从城管“首违不罚”显温度,到残联为3000户残疾人家庭改造无障碍设施;从公益托管守护儿童成长,到“巾帼工坊”助力留守妇女创业……蕲春大地上,一件件实事都是“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的生动注脚。
编辑 | 何明霞 初审 | 叶涵莹 终审 | 钱芳
来源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陈祥 陈彦志)
发布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