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续高温天气导致蔡山镇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百兴港出现严重干涸,沿线部分农田出现干裂。面对严峻旱情,胡墩村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通过“开源挖潜”“清淤除障”与“引水巧调”多措并举,成功为800余亩农田引来“救命水”,有力守护了村民的“粮袋子”和“钱袋子”。
面对挑战,胡墩村迅速组织力量深入受旱重点地段,全面摸排旱情,调用机械设备清淤除卡,发动并指导群众开展科学灌溉、节约用水。通过管网延伸、应急打井等多种方式拓宽水源,村党支部书记涂国兵带领村民日夜赶工,新打抗旱深井6口,并对原有23口深井进行全面清淤检修,确保井井出水、渠渠畅通。
“这些井打得深,出水量不错。”村党支部书记涂国兵站在一口刚出水的新井旁说,“我们日夜赶工,设备全开,硬是从地底下把水‘抢’了上来!”
为进一步扩大灌溉覆盖面,该村还借助江湖港排灌站实施二级提水:昼夜将水排到江湖港和百兴港交界段,再通过百兴港闸将水灌到村庄内。负责泵站维护的技术员陈继如解释道:“第一级提水解决了‘取水’的问题,第二级提水集中力量突破‘送水’,再把水送到最缺水的田头。”
靠着29口稳定出水的深井,加上二级提水系统的灵活调度,胡墩村成功克服了水源紧和地形难的双重压力。该村七组胡新桥、胡卫东等种养大户的100多亩农田终于“喝”上了水,水稻等农作物的旱情得到了明显缓解,百姓交口称赞。
“这水来得太及时了,真是‘救命水’!”正在田边查看水稻长势的村民胡新桥,望着汩汩流入田里的清水,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前些天看着稻苗打蔫,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现在水到了,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种粮大户胡卫东看着重新挺直腰杆的禾苗,也恢复了信心:“有水就有希望,就保住了这片田。”
来源:灵润黄梅 通讯员 邢焱
编辑:袁安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