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开园首日,便迎来这么多的游客!”8月14日,在蕲春县檀林镇正冲村水果种植基地,很多游客穿梭在梨园中采摘黄金梨,村党支部书记屠科德难掩喜悦。
正冲村是檀林镇境内的一个高寒山村。过去,受地理环境所限,村民们主要依赖水稻种植生活,经济来源单一且不稳定,乡村振兴发展面临诸多局限。
“随着特色种养产业的兴起,正冲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屠科德说,2017年,正冲村发展有了新变化。
当年,正冲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陈春友与朋友陈建军一起携手回乡创办蕲春县蓑笠翁养殖场,带领村民们利用当地的山地资源,发展菜牛、黑山羊、波尔羊养殖,率先吹响了产业发展的号角。
2018年,陈春友投资200多万元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开启了“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还成立正农水果种植合作社,和16户农户一起组团发展特色黄金梨种植。
在产业的带动下,村民就业和增收有了保障。2018年,陈春友流转山地500多亩,从河南引种黄金梨100亩。又发展翠冠梨、晚秋梨和秋月梨等新品种。还根据高寒山区的气候特点,引种西梅、八月瓜、无花果和黄桃,不仅把荒山变成了花果山,还带动16户农户参与黄金梨种植。
为让参加水果种植合作社的农户收入有保障,陈春友在果树培育管理上实行“五个统一”(统一聘请专业技术指导、统一时间清园、统一粉刷石硫合剂除虫、统一施用羊粪肥、统一套袋防鸟),还充分利用镇里援建的农村书屋,组织大家共同学习,钻研种植、管理新技术。
此外,陈春友的养殖场和种植基地还为村里50多名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63岁的何来年老两口过去仅靠种田维持生计,现在夫妻二人在合作社从事施肥、果树管理等工作,年均增收17000多元;留守妇女陈金芝、陈霞等人,到合作社给果树除草、施肥、套袋、采摘,每年有10000多元的收入。
陈春友还从华农引进水稻新品种——胭脂米,每公斤售价高达40元至80元,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如今,正冲村的特色产业多点开花,黄金梨吸引远近游客前来采摘,胭脂米深受高端市场青睐,特色产业发展一步步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方新平 通讯员 李威 章勇 郭力
编辑:袁安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