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共青团黄冈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支点建设战略部署,结合本地产业特色持续推进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建设,向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要领域吹响科技攻坚冲锋号。
截至7月份,全市各级团委精准发掘需求,关键产业与重大项目积极响应,累计组建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24支(含骨干队伍6支),推动25个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32项,获专利及制定标准70余项,有效破解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为革命老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青春动能。
青春力量:筑牢产业升级根基
黄冈自古孕育深厚中医药文化,蕲春蕲艾更以“中国艾都”之名铸就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63亿元的产业版图。在湖北蕲艾集团总裁吴明星带领下,黄冈市蕲艾青科突击队以标准制定抢占行业高地,累计参与制定艾草类标准30项——包括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2项、省级地方标准10项、国家级团体标准4项、省级团体标准13项,占全国同类标准总量的72%,构建起艾草产业“规则护城河”,推动“蕲艾”从地方特产跃升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作为长江流域双季稻种植北缘地区,黄冈曾长期受困于早、晚稻生育期长、产量低、品质差等瓶颈。黄冈农科院青科突击队迎难而上,在实验室与稻田间反复试验,成功创制14个突破性种质资源,培育13个双季杂交稻新品种,使杂交稻生育期平均缩短12天,亩产提升20%以上。其中4个早熟杂交早稻与9个优质晚稻组成的“黄金组合”,累计推广面积达784.4万亩,新增稻谷21万吨,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3.1亿元,为“藏粮于技”战略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样板。
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四主缆悬索桥——黄冈燕矶长江大桥,其主跨达1860米,北锚碇采用全球罕见的“8”字形重力式结构,混凝土用量约42万立方米、总重量超100万吨,为国内同类结构之最,施工难度与风险位居全线之首。燕矶桥青科突击队直面技术空白,创新攻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难题,实现预埋管毫米级高精度安装,借助三维建模技术推动装配式革新,大幅缩短主缆索股架设工期,为超级工程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全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成为新能源领域焦点,但固态电解质材料性能瓶颈制约产业化进程。黄冈师范学院青科突击队在赵国伟教授带领下,攻克高纯硫化锂合成技术并实现量产,预计年产值突破亿元。该技术已应用于湖北宏源药业等企业,带动数百个就业岗位,并与通用汽车、航天科工等头部企业合作,初步创造超3000万元经济效益,为黄冈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青春锐气:驱动产业智能变革
团风钢构智能焊接青科突击队的车间里,智能焊接系统以1.5毫米内的焊缝误差、99%的一次合格率刷新行业标准。这支汇聚多名省级人才的年轻队伍,针对传统钢构制造“傻大粗”痛点及智能焊接、无人化检测等瓶颈,研发出钢结构建筑自适应焊接、检测一体化机器人,将焊接与涂装质量精度提升至微米级,中厚板一次熔透率达80%以上,达国际先进水平。其科研成果《大型钢结构现场级中厚板智能焊接关键技术及应用》不仅打破传统技术桎梏,更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钢构及建筑产业技术革新。
在高温耐火材料与先进陶瓷领域,湖北红安晶耐新材料有限公司青科突击队扎根研发生产一线,通过优化回转窑煅烧工艺,成功开发高纯度、低钠、低铁氧化铝微粉,为国家“六基”领域提供关键材料支撑,获授权专利7项。技术突破推动公司建成年产2.5万吨高性能微粉项目,经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后,日产能提升10倍,运营成本降低40%,年销售额预计达2亿元,为下游高温工业和先进陶瓷产业提供高质量原材料保障,成为湖北省氧化铝产业链创新驱动标杆。
针对企业数据集成难、决策响应慢、运营精细度低等问题,武穴祥云股份数字化转型青科突击队创新研发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构建涵盖130项指标的多维数据架构,使决策响应效率提高40%、资源配置精准度提高25%,助力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工厂等三项荣誉,引领磷化工产业数字化转型。
文化保护领域同样闪耀青春光芒。黄冈市博物馆考古部青科突击队创新应用无人机摄影测量、RTK定位技术开展抢救性发掘与文物修复,发掘东周古遗址、汉代砖室墓等24座,完成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馆藏一级文物东汉三翼龙座九连铜灯保护修复方案,有效守护革命老区珍贵历史遗存与文化记忆。
青春接力:激活创新生态源泉
各领域青科突击队深耕人才培育沃土,通过“引智赋能+实践淬炼”双轮驱动,构建全链条培育机制,让青年在攻坚一线成长拔尖,形成“培育-实践-反哺”的良性循环。
罗田中药材产业青科突击队队员身兼两职——既是万密斋文化传承人,也是中医药产业攻坚者。6名高学历队员整理24本古籍、翻译出版《养生四要》,走进60余场文化活动普及中医药知识,更在田间地头培养100余名基层技术骨干,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双促进。
国网黄冈供电“青为”青科突击队通过“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创新微课堂”“创新体验舱”等载体,吸引近百名青年员工参与创新攻坚,既提升青年创新参与度与专业性,又搭建起成长成才平台,推动“传帮带”在电力领域薪火相传。
黄冈国投青科突击队构建全周期青创服务生态,依托四大园区全年开展赋能活动50余场,覆盖2000余人次;建立“1队员+1导师+1机构”帮扶机制,引进导师7位、服务机构7家,实现服务青创企业全覆盖。已协助企业获得知识产权121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授人以渔”理念助力青年创业行稳致远。
团市委副书记熊勇表示,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聚焦革命老区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科技人才为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注入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革新,在助力黄冈优势产业突破瓶颈、抢占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青年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叶奎星
编辑:毛紫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