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上,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担当作为的意见》,以健全制度机制的形式,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动力。这份重磅《意见》,一方面,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同时,也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当下的湖北,广大干部如何在支点建设中撬动起巨大力量?我们通过几个故事来看看。
华工激光三维五轴装备事业部副总经理 朱驰:XYZ三个直线轴和AC两个旋转轴,这就是它的技术核心。发往意大利的,这款是发给匈牙利的,后面那款是发往加拿大的。我们用7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企业接近30年的发展之路。很多时候都会接到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和临时性的任务,这款(三维五轴)设备当时也算是临危受命,当时国内并没有任何图纸可以给我们参考,核心部件基本上国外对我们都是绝对保密的。我跟这台设备其实是有感情的,其实并不仅是因为它是我们造的,更是因为我觉得它代表了一种精神,那就是跨越赶超、勇创一流的责任和担当,跟好的比,跟快的竞。中国智造的脚步不会停下,我们将以更加专注的精神投入到研发当中,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跨越赶超、勇创一流的责任担当,永攀科技创新高峰。
孝感市孝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 魏能亚:你看,这后面,我们建设非常快,前几个月还刚刚在场平。建设快,脚步也加快了,大部分时间就在项目上转,每天走1万多步。
孝感首衡城工程总经理 吴天伟: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项目秘书,形成一种习惯了。
孝感市孝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 魏能亚:签约、落地,我们把(时间)压缩到最低程度。作为一个干部的素质担当,把事当事,把所有事情办好等企业,不是让企业等我们。
武汉市经信局人工智能处副处长 李立:人工智能因为发展太快了,一个产业规划可能只能管90天,不发展就是最大的风险,对我们干部来说,不学习,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像回到了学生年代,学习的压力可能比读博士期间还要难,很多人来我办公室都说我桌子很乱,但是武汉市一千多家人工智能企业都在我们心中,是很清晰的,这个是永远不会乱的。现在我们专班基本上很少在局里坐着,每次去企业一般都会超时比较严重,用一群专业、懂企业、懂技术的干部和企业陪跑,最早的人工智能技术它可能只是一个idea(点子),经过我们对接跟协调,还有服务,最后推动了这项技术。我们现在的做法也是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就像这次全会上提到的,不仅是要撬动中部,还是要服务全国,向全国输出武汉市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能力。永远保持像学生一样,一直学习一直向上。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招商专班负责人 王志超:三年前我还在市政府办工作,这个手提袋里面装着的是活动流程、通讯录,那时的临空经济对我来说,只是文件里一个陌生的名词,调任临空就是一次彻底的归零和开拓的开始,背上双肩包那刻我成了拓荒者。招商先要懂行,当时每天都在啃国际货运案例、画产业链图谱、对着卫星图找地块。昨天才敲定东航冷链第三方建设三文鱼工厂的事情。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核心是“学、谋、干”,通过学习,不断地开拓我们的招商思维,破解惯性招商。东航冷链项目就是“谋”出来的典型,我们深度分析花湖机场进口数据、货源结构、全球市场,发现三文鱼等高价值生鲜“过而不留”,从数据洞察到精准招商,再到打造“三文鱼跨境闭环”,我从一个服务者起步开拓新领域,临空经济区也从一张蓝图开拓为现实枢纽,我们都在成长,而开拓永不止步。
来源:长江云新闻
编辑:汪泽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