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黄冈市林业产业成绩亮眼——总产值225.89亿元,增长14%,双指标跃居全省第三

上半年,全市林业产业交出亮眼成绩单:总产值225.89亿元,同比增长14%,总量与增速双双跃居全省第三,加速释放绿色经济新动能。

项目争资点燃引擎,林业投入创新高。上半年,全市林业系统抢抓“项目建设年”机遇,争取到位中央和省级财政林业项目资金7.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5%;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个、总投资额3.09亿元,项目数全省第一;地方整合资金投入林业生产7.51亿元投入造林工程,占全省地方筹资总额的43%。同时,还谋划项目74个,总投资558.3亿元,完成林业固定资产投资23.72亿元。

真金白银的投入,转化为实打实的生态建设成效:全域国土绿化、林分林相改造、油茶扩面提质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仅上半年,全市就完成营造林55.76万亩,参加义务植树达302万人次,种植苗木超2400万株。林分林相改造提升完成38.88万亩,超额完成计划任务,为森林“提质增绿”打下坚实基础。

特色产业强势领跑,生态价值加速变现。两批次中央财政资金1.18亿元投入油茶生产,撬动新造林6.87万亩,“麻城茶油”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攀升至9.57亿元,9家企业获地标授权;罗田县建成2500亩核心示范基地,剪枝象统防统治20万亩,加工产值达4.73亿元;加快推进林下经济试点示范,浠水县引资1.2亿元打造中药材产业园,林下“聚宝盆”效应初显。积极组织本土企业亮相中俄森林资源合作会议,推动林业产品与服务“走出去”。

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我市前瞻布局林业发展新赛道。英山县率先编制林业碳票计量方法学和管理办法,选定3.65万亩成熟林分开发首期碳汇,测算减排量9.9万吨,交易平台框架已搭建完成。

同时,我市出台《盘活林地林木林生态资源试点方案》,麻城、团风等6个试点县市探索国有林场资源有偿使用、集体林收储整合,引入社会资本开发生态旅游、国家储备林等新业态。市县乡三级林长累计巡林1.18万次,解决资源保护问题420个。创新推出林木“微采伐”审批,60余项许可事项实现线上办理。通过打通资源变资本通道,全市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3家和63家,红安泛家居产业集群产值突破百亿元。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熊庆萍 通讯员周劲武 余泽文

编辑:汪泽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