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黄冈:资金解冻和归集“最多跑一次” 黄冈破产审判加速 营商环境更优

“叮!”7月10日上午,黄冈农村商业银行开发区支行柜台前,电脑屏幕跳出“交易成功”四个字,湖北恒毅信破产清算事务有限公司余平律师拍手叫好:“以前为了解冻和划转资金,至少要跑3个月,现在一个小时就搞定了。”

在市场浪潮中,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债台高筑。如何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及时有效出清,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新陈代谢”健康发展,是办理破产案件的必答题。

去年,湖北省某铝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资金运转出现困难,经营状况急转直下。经债权人申请,今年2月24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受理破产清算的裁定,并指定破产管理人进行接管、接受债券申报等工作。

在法院的指导下,湖北恒毅信破产清算事务有限公司接手后,开始梳理公司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经查询,发现该铝业公司在湖北黄冈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账户上有一笔资金,但冻结该账户的法院达7家。按照以前的程序,破产管理人需跑7家法院协调解除冻结措施,耗时至少3个月。

黄冈中院在“开门教育”过程中,摸排当前影响破产审判工作质效的瓶颈问题,发现“债务人银行账户资金分散、归集周期长”一直是困扰各方的痛点。

市场主体的“痛点”就是司法服务的“靶点”。黄冈中院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黄冈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黄冈监管分局及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创新推进“管理人归集破产企业银行账户资金对接机制”。

“这一机制,打通破产案件办理中的‘资金梗阻’,实现企业账户资金一次归集、一网通查,让困境企业快速退出或重生,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注入法治新动能。”黄冈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程兵介绍。

该铝业公司破产案成了新机制的“试金石”。事前,法院出具划扣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7月10日,管理人带着这些文书到银行专项服务窗口,不到一个小时,完成账户解冻、资金划转业务。“这样一来,资产处置效率大大提高,债权人有望更快拿到钱。”余平说道。

该案例是我市法院破解“破产难”的缩影。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全市法院开展破产领域专项整治行动,院领导包案12件,对重大案件全流程跟踪问效;联合税务部门出台《关于企业破产程序涉税问题处理实施意见》,破解税务注销、信用修复等难题20项;搭建执破融合信息平台,实现执行案件与破产程序无缝衔接,移送“执转破”案件44件。

“破产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起点。”黄冈中院民二庭庭长樊劲松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该退出的企业干净利落地退,该挽救的企业精准高效地救。”

截至7月中旬,我市两级法院已通过新机制归集7家破产企业52个账户,涉及资金500余万元,破产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90天。这场从“破产难”到破茧重生的变革,正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与力量。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瞿慧一  通讯员 陈傲 蔡亚楠

编辑:龚丽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