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炒菜时会突然没火,现在就不用担心这个情况了。”7月9日,家住黄州沿江路22号的居民黄建荣说起天然气使用的便捷,满面笑容。71岁的方桂荣为此还特意打电话向儿子报喜:“咱家通天然气了,可太方便了。”
原本沿江路的25户居民多年来一直使用灌装煤气做饭,每次用完就得去充气,不方便且存在安全隐患。自从安装使用天然气后,黄建荣算了笔账:以前一罐煤气180多元,只能用1个多月,现在使用天然气每个月的费用只有20多元,花费减了八成。
这是我市信访部门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展现出的民生温度。
“我们接到居民提出铺设天然气管道的申请后,积极对接黄冈市齐安中燃天然气公司。”黄州区赤壁街道赤壁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此处居民区距离天然气主管道较远,铺设管道要经过多个复杂地段,天然气改造费用平摊到每家有6000多元。居民觉得费用过高,改造事宜因此搁置未能推进。
市、区两级信访部门接访后,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及时跟踪问效,全程督办,推动问题解决。“我们畅通信访渠道,根据‘大口进入、分类处理’和信访工作法治化的要求,精准转交、压实责任、跟踪督办,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黄州区信访局副局长章阳介绍,涉及民生类或者跨部门跨区域的复杂信访问题,采取提请领导接访包案、信访联席会议协调、提级办理、督办指导等多种措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重新铺设天然气管道需要地下动工,会损坏公路,铺设成本过高。面对这个问题,信访部门直击要点:既然新铺设成本高,那是否可以优化线路,借助周边现有的天然气管道降低成本?
经过实地查看发现,沿江路这25户居民靠近禹王街道的望月堤社区,如果借助望月堤社区的管道再铺设到沿江路,管道距离大大缩短,成本也可以降低。天然气公司优化管道铺设线路方案,由地下铺设改为空中靠墙架设,按照一定安全距离用支架靠墙固定管道,直接铺到居民家中。既不用破坏路面设施,也保证了居民用天然气的需求。
沿江路天然气管道铺设问题解决了,居民承担的费用也从原来的6000多元变成3000元。“我们要让群众感受到‘信访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章阳掷地有声地说。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区两级信访局进一步扛牢“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多措并举,化解信访积案,解决民生难题。通过领导带头落实、经验总结、包案督办的方式,建立“一件信访积案、一名县级领导包保、一个责任单位牵头推进、一套化解方案攻坚、一抓到底化解到位”工作机制,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共有214名党政领导干部开展接访下访1202次,接访会商研判信访事项1529件。其中,市级19名党政领导干部开展接访下访91次,接访会商研判信访事项113件,化解58件。各县(市、区)共有195名党政领导干部开展接访下访1111次,接访会商研判信访事项1416件,化解488件。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鲁娜
编辑:龚丽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