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滚烫工地“焐”出幸福坦途—黄冈上半年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第一

7月16日,骄阳炙烤着麻城大地。在220国道麻城市商家垸(鄂豫界)至边店段新建项目K12+300处,20多名作业人员正在加紧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施工现场,2台摊铺机“吃”进一车车水泥稳定碎石料后,缓缓向前;3台压路机紧随其后,来回碾压几趟之后,新铺的基层变得越来越紧实,一条灰黑色“地毯”逐渐成形。蒸腾的水汽混合着热浪扑面而来,工人们的工装早已湿透,汗水滴落在滚烫的碎石上,瞬间蒸发。

紧盯着摊铺机后的水平尺,工人杨辉丝毫不敢松懈,确保摊铺厚度精准达标。施工间隙,他抓起水瓶猛灌了几口,“我们带来的两件水都喝完了。”言语间,疲惫与坚持并存。

220国道麻城商家垸(鄂豫界)至边店段新建项目起于三河口镇商家垸村,止于龟山镇边店村,连接346国道,路线长约31.481公里。项目建成后,从麻城东北部到河南新县、安徽六安的车程将缩短40%以上,构建起“1小时跨省通勤圈”。

项目穿越山岭重丘区,高填高挖断面较多,施工难度极大。在交通运输部门的支持下,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将进度条拉满。

“工期不等人!辛苦了,大家再加把劲!这330米路段,今天必须摊铺完。”麻城市宏远路桥工程有限公司220国道现场负责人刘朋介绍,应对酷暑,他们科学调整作息,避开最热时段,实行错峰作业。

盛夏是摊铺的好时机,在严密的防暑降温保障下,项目全线共有150名工人同步施工,共投入机械设备80多台,施工作业面达30余处。截至目前,项目路基已完工,基层完成20公里,沥青面层完成10公里,18座桥梁16座可通车,计划11月底主体工程完工。

“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服务的强力支撑。”刘朋抬手抹去额头的汗珠,指着山下一条路感慨地说,“那是进场的必经之路,原本重型施工车辆无法通行,多亏交通部门多次上门协调,才为我们打开突破口,不仅缩短了工期,而且节省了便道费用!”

几百米外,热度同样爆表。麻城至阳新高速公路北延线第二标段余家洼1号隧道内,施工正酣。现场值班员徐长文脸庞黝黑发亮,顶着烈日紧盯隧道入口,专注地指挥着频繁进出的罐车、渣土车。“几分钟就有一趟车,安全弦时刻得绷紧。”汗水顺着他晒得通红的脖颈不断流下。

麻城至阳新高速公路北延线项目起于麻城市木子店镇,止于鄂豫省界,与河南省拟建的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商城至豫鄂段二期工程对接。项目二标段长17.7公里,余家洼1号隧道长1338.5米,是二标段3个隧道中最长的一个。隧道共投入管理人员、各类操作手、作业工人110余名,正进行开挖、支护、衬砌等多工序协同作业,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

“洞外酷暑难耐,洞内施工更热。”湖北交投建设集团麻阳北二标项目总工雷汝乐嗓音洪亮,“为保障进度,我们增派人力设备,日均掘进两个循环,目前双侧开挖支护突破480米!”

在交通运输部门指导下,项目正在开展劳动竞赛,以赛促干。“三季度我们标段产值目标是1.8亿元,大干快上的热潮已经掀起!”雷汝乐信心满满。

滚烫的工地、忙碌的身影,托起的是发展的速度与希望。“220国道和麻阳北高速这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幸福通途。”麻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周刚表示。

大干项目,干大项目。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牢固树立支点意识、争先意识,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年”行动,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扩投资,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尤其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转作风、强担当,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位统筹强推进、重点攻坚强保障、创新机制提能效、精准服务优环境,协助做好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等工作,主动帮施工方纾困解忧,为交通项目建设注入新动力。

今年1-6月,全市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3.5亿元,同比增长57.2%,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亮眼数据的背后,正是无数交通建设者在滚烫工地上用汗水“焐”出的发展温度与民生福祉。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唐珍 通讯员 潘攀

编辑:龚丽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