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第三幼儿园张林名师工作室:以专业引领赋能学前教育发展

英山县第三幼儿园 张林

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英山县第三幼儿园张林名师工作室锚定儿童发展核心,以规范管理为基石、教研创新为引擎、特色培育为路径,在师资成长、教研辐射、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成为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专业力量。

规范管理,筑牢发展根基

制度先行,保障高效运转。工作室严格执行例会制度,全年召开20余次工作会议、开展10次专题研讨,确保信息及时传递、决策科学民主,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规范档案管理,活动方案、过程记录、成员成长档案等分类清晰、归档及时,为工作复盘与经验传承提供有力支撑。资源建设持续发力,充实共享资源库,新增120余份优质教案、游戏案例、观察记录等资料,为一园四区教师教研教学筑牢资源后盾。

教研深耕,聚焦质量提升。紧扣“提升幼儿自主游戏质量,支持幼儿深度游戏与学习”“幼小衔接科学策略”等年度重点,工作室开展系列化、沉浸式教研。以“同课异构、技能比赛”为抓手,组织成员相互听课、评课,每学期超10次的深度交流,打磨出涵盖各领域的16节精品课,让教学实践更具科学性与趣味性。此外,积极开展“名师送教”活动,赴三所乡镇园区8次,展示优质示范课8节、专题讲座3场,惠及100余名教师,促进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共享,将教研成果辐射至更广泛区域。

专业引领,助推成员成长

规划领航,明确发展方向。指导成员完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从职业目标设定到具体行动路径,进行动态跟踪与个性化指导。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员绘制“成长路线图”,让青年教师有方向、骨干教师有突破,助力成员精准定位、稳步前行 。

梯队培育,激活成长动能。构建“教研+课题+师徒结对 +跨园跟岗”培育体系,为成员搭建多元成长平台。定期组织教研研讨、课题攻坚,推动成员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以师徒结对传承经验,跨园跟岗拓宽视野,促进不同层次成员能力跃升,逐步形成“骨干引领、梯队发展”的良好格局 。

特色赋能,打造园本课程名片

工作室鼓励成员立足一园四区实际,挖掘特色资源,打造专属课程。核心园区以“竹文化”为主题,开发特色课程11节,配备3000余件竹子玩具,创设沉浸式竹文化环境;草盘园区以“石头”为脉络,构建石头文化课程体系;雷店园区聚焦“茶文化”,开展茶文化起源与发展主题课程;红山园区依托传统节日,设计主题课程厚植文化认同。各园区特色课程相互补充,既丰富幼儿学习体验,也为教师专业发展赋予园本特色内涵 。

尽管工作室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成员结构固化、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未来,张林名师工作室将深化专业引领,拓宽普通教师参与通道;聚焦教研攻关,完善成果推广机制;强化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以更成熟的姿态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专业之光持续照亮学前教育前行之路 。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