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在湖北“好人进校园”大思政课宣讲活动上发言
6月17日,湖北“好人进校园”大思政课宣讲活动在武汉举行。活动聚焦“弘扬三大精神 汇聚支点力量”,黄冈市唯一受邀代表、“中国好人”、蕲春县彭思镇茅山小学校长张燕在圆桌访谈中,深情讲述其扎根乡村、以美育人的心路历程。
作为大别山的女儿,张燕将血脉中的奋斗精神融入乡村教育。带领团队从零组建舞蹈队,开设绘画、合唱等兴趣班,在简陋条件下开辟美育天地,坚守“用美点亮心灵,架起通往未来桥梁”的初心。
面对外界的高薪邀请,张燕婉言拒绝,将孩子们“校长妈妈”的呼唤,视作最珍贵的回馈。她的坚守,践行了大别山精神,让“三大精神”在乡村一线焕发活力,成为黄冈儿女传承红色基因、奉献基层的缩影。
衔泥筑梦:美育天地从无到有
2010年,张燕成为茅山小学建校史上最年轻的女校长。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唯一的教学楼破败不堪,雨天校园泥泞不堪,师生鞋子常陷泥里;数百名留守儿童挤在昏暗的大教室里睡觉,文体设施几近于无。
“硬件困难是暂时的,但孩子们心灵的成长不能等,精神的灯塔更不能熄灭!”大别山女儿骨子里的奋斗精神在血液中奔涌。面对资源匮乏,张燕没有坐等支援,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眼中对精神滋养的深切渴望,尤其是那些沉默的留守儿童。她深知,美育——音乐、舞蹈、绘画——是滋养心灵、建立自信、点燃梦想最直接的方式。
她带领仅有的几名教师,在水泥操场拉起舞蹈队,在简陋教室开设绘画与合唱班。没有专业场地,食堂就成了排练厅;缺乏专职教师,老师们便拿出看家本领义务教学。像燕子衔泥筑巢,一点一滴地搭建起孩子们的美育天地。
守巢情深:万金不移扎根乡土
2011年,为了给学校争取更多关注和资源,张燕鼓起勇气站上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一曲《自由飞翔》让她靓丽的形象和清亮的歌声走进公众视野,也让更多人听到了她“为山里的孩子赢得更多关注,获取更多教育资源”的心声。
节目播出后,她成了“草根明星”,也带来了命运的岔路口——上海、浙江企业的高薪邀约纷至沓来,武汉优质幼儿园也向她伸出橄榄枝。
面对物质条件的巨大诱惑,张燕的回应质朴而坚定:“孩子们喊我一声‘校长妈妈’,这是对我的信任和依赖,在我心里它比任何高薪都珍贵。如果我走了,他们的‘校长妈妈’就没了,他们的梦想可能就少了支撑。”
“我的根在这里,我的使命在这里,我将以大别山精神为火炬,在山区三尺讲台谱写出无悔的青春之歌。”看到孩子们在“美”的浸润下变得阳光自信、团结协作,看到红色基因在他们身上传承,张燕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张燕明白,茅山小学从破败走向新生,绝非一己之力。乡亲们大力支持,武汉一家拍卖公司捐款50万元修建体育设施,新八建设集团捐资打造塑胶运动场,国开证券、国开行湖北分行等爱心企业及网友纷纷捐资捐物,无数爱心汇聚,才托起少年宫项目。这“美育火种”,是众人拾柴、团结奋斗的成果,恰似当年大别山军民顾全大局、团结干革命的缩影,来之不易,必须有人如守护家园般坚守与耕耘。
张燕选择做一只“守巢”的燕子。15年间,她以燕子衔泥般的恒心,一点点改善校园:四处奔走争取社会捐助,建起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铺设水泥路,扩大绿化,让鸟语花香取代满地泥泞。
如今的茅山小学,配齐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运动场、乒乓球台、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早已从当年的“泥巴学校”蜕变为远近闻名的“花园式校园”和全省闻名的艺体特色校。
领飞未来:美育点亮星辰大海
在张燕心中,教育者就如同“老鹰捉小鸡”游戏中张开羽翼保护小鸡的那只大鸡。她以言行美、课堂美、体魄美、艺术美、环境美“五美教育”为翼,为山里的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遮风挡雨,引领他们飞向广阔天地。
张燕巧妙地将美育化为德育的载体。每周开展“最美班集体”“校园小明星”“最美教师”“最美寝室”“最美爱心少年”等评比活动;成立“小天使合唱团”“小天使舞蹈队”,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张燕以美育为桥梁,努力拓展孩子们的人生半径。每年都会组织孩子们去武汉等城市开展研学活动,参观博物馆、建筑科技馆、革命纪念馆和知名高校,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孩子们的眼界打开了,学习的热情被激发了。
2021年,茅山小学24名留守儿童登上武汉洪山礼堂的大舞台,作为湖北省“万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万名留守儿童”展示活动的压轴节目,以充满活力的团体操舞蹈《红星闪闪》表达感恩之心,展现新时代少年风采。
美育的浸润,悄然滋养着理想的种子破土而出。学生余佳华在蕲春县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她在演讲中坚定地说,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因为“我的老师们教导学生时尽心尽力,长大后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幼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6岁前还不会行走的张燕,如今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女校长。她获得“黄冈市十佳规范管理校园”“荆楚好老师”“中国好人”等诸多荣誉。多年来,她凭借不懈的努力甩掉拐棍,一步一个脚印,丈量出乡村教育的壮阔征程。
张燕以美为炬,点燃的不只是留守儿童眼中自信的光芒,更是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的薪火传承。这束由美育点燃、照亮无数山乡孩子走向“诗和远方”的精神火种,在这只“大别山燕子”的守护与引领下,正愈燃愈旺,照亮更多星辰大海的征途。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李娇
编辑:徐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