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屑作土、立体筐栽,昔日“靠天吃饭”的天麻摇身变成“车间明星”。6月26日,在英山县石头咀镇湖北立创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恒温车间内,4层立体木筐整齐排列,60平方米的空间里“藏”着24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每个筐内木屑下,正孕育着即将上市的天麻“金疙瘩”。
“3月19日下的菌种,7月下旬就能出货!”公司负责人李自立掀开微微开裂的木屑层,展示长势喜人的天麻。这套无土代料立体筐栽技术,让天麻生长周期从野外的2年骤缩至5-6个月。更令人惊喜的是,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天麻良品率大幅提升,亩产较传统野外种植可增长50%以上。
“以前种天麻全看老天爷脸色,高温干旱、病虫害一来,一年心血就打水漂。”李自立算了一笔账:传统种植每亩需消耗3-5立方米木材,而室内种植用木屑、玉米芯替代土壤,不仅保护林业资源,还能通过立体种养将空间利用率提升4倍。如今,每筐产鲜麻4公斤,按30元/公斤计算,扣除50元成本,单个筐产值超百元。
这场种植革命始于2023年。当时,“不安分”的李自立与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展开技术攻关,经过反复试验,成功研发出以木屑、玉米芯粉、麸皮为原料的代料种植法。去年冬季,他将闲置小学改造成现代化车间,开始进行立体筐栽天麻种植。
“现在市场订单不断,来学习的农户也络绎不绝。”李自立透露,下月将投产600平方米全自动车间,构建菌种生产、种植、加工全产业链。据了解,他还计划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免费提供技术和菌种,让更多人共享“天麻红利”,同时搭上电商快车,让英山天麻通过直播走向全国。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黄俊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