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狠抓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升级 1至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7%

6月30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今年初以来,我市紧扣“项目建设年”要求,推动实施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支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至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5%,工业技改投资增速15.1%。

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启动“十五五”新型工业化规划编制,谋划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61个,其中14个重点项目拟争取纳入国家及省级规划(含5个百亿级项目)。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绿色建材、农产品加工两大千亿产业为支柱,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化工三大500亿元产业为引领,培育12个百亿特色产业。1至5月,主导产业产值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

聚焦主导产业,修订《全市开发区目录》,明确以黄冈高新区为主体,整合团风、红安等8地工业园区,实行“一区多园”。编制《全市主导产业名录》,明确招商方向和重点目标企业,围绕中药材、特色农产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光电子等5个主导产业开展强链延链补链项目招商。上半年签约项目665个,协议投资额2271.2亿元。5月8日,投资103亿元的金晟新能源退役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签约落户黄冈高新区,实现市区百亿元项目招引新突破。

抓实绿智赋能,以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200家高端装备、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实施117个数转智改项目,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无人工厂、数字孪生工厂,新增先进级智能工厂17家,新增数居全省第一,累计达100家。重点推进祥云磷铵节能改造、鸿路钢构废气超低排放改造等53个绿色改造项目,全市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达34家、国家级11家,2025年新申报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51家,创历史新高。

提升服务质效,市县两级建立“四十工程”调度机制(十大新开工、十大新投产、十大技改、十大完工项目),形成项目谋划、前期准备、开工入库、投资建设、完工达效全链条闭环式管理服务。1至5月,全市新开工入库项目391个,较去年同期增长21%。积极开展我为企业跑订单活动,新增订单近70亿元。

强化政策引导,市县同步出台《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若干措施》,设立22亿元的黄冈鄂东产业投资基金,推动三利谱偏光片项目落地见效,申报54个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项目,获批115个再贷款项目。推动伊利、美峰、昊鸿等80多家企业实现一期变多期,一厂变多厂,鸿路钢构形成年产能超80万吨产业集群,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再造一个“百亿祥云”。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鲁娜 通讯员陈珂)

编辑:龚丽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