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会”上解“疙瘩” 实事惠民聚民心——梅川镇五里坡村垸场整治见真章

“没想到咱垸场能变得这么敞亮!”站在李响垸新修的文化广场上,村民老李的感慨,道出了武穴市梅川镇五里坡村的新变化。这份“敞亮”,源自村里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没有会议室的正襟危坐,各家搬来小板凳,村干部与村民一起围坐在房前屋后,你一言我一语间,破旧猪圈拆除了,杂乱柴垛规整了,臭味熏天的旱厕改造了。以“板凳议事”破题,用“温情实践”聚力,五里坡村正书写着村庄蝶变的新篇章。

党员带头拆,群众跟着干。“清理了杂草林,赢得了大民心。”村党支部副书记胡均福指着李响垸当家塘边新腾出的空地,声音里透着自豪。这里曾经是废弃数十年的晒场,随着时代变迁,逐渐荒废成野草丛生的荒地——夏天蚊虫肆虐,冬天枯草遍野,孩子们避之不及,大人们绕道而行。不仅影响环境,更成为邻里矛盾的“火药桶”。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拆、群众主动拆,短短一个月就拆除猪圈、旱厕、挡路厨房等建筑物23处,清运垃圾14.5吨,为后续整治腾出了宝贵空间。

板凳会集智,晒场变广场。这份焕然一新的家园图景,其力量深深根植于民心。村民从最初的观望者,变成了这场变革最坚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年初,五里坡村党支部书记陶志超召集李响垸村民在家门口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会”。“活动小广场大家想怎么建?”随着议题抛出,村民们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爱花者主张“要多栽些花木,让广场四季有景”,老人家建议“添置些石凳方便歇脚”,年轻人则希望“留出活动空间”。最终融合多方意见形成方案——这种“大家事大家议”的模式,让废弃晒场实现了向幸福广场的华丽转身。

邻垸做示范,村民主动拆。“看着李响垸建得这么好,我们下陶垸可不能落后啊!”下陶垸村民拉着村干部的手热切地说。这番变化,要从一场“邻垸示范”说起。下陶垸整治工作启动时并不顺利。垸口的猪圈柴房成了“拦路虎”,村民们的观望让工作一度停滞。直到大家亲眼见证了李响垸的蜕变:7处危房拆除后,阳光洒进常年阴暗的巷道;杂草丛生的晒场变身儿童乐园;当家塘畔的旱厕拆除后,塘水重现清澈,久违的棒槌声又在塘边响起。最让人触动的是陶大娘的变化。这位起初最犹豫的村民,在看到邻垸新貌后,主动拆掉了陪伴半生的老灶屋。“早知变化这么大,我们早就该动手了。”站在施工中的广场前,陶大娘感慨道。如今的下陶垸,村民们干劲十足,一座荒废的池塘正在变身休闲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做群众工作不能光靠磨嘴皮子。当乡亲们亲眼看见拆除后道路宽了、环境美了、生活方便了,心里的疙瘩自然就解开了。”村党支部书记陶志超深有感触地说。

从杂草丛生的废弃晒场到欢声笑语的幸福广场,从逼仄的羊肠小道到平坦的康庄大道,从荒芜杂乱到绿意盎然......今年以来,五里坡村新建活动广场2个共计1600平方米,铺设草坪1100平方米,修建排水沟渠955米,砌筑挡土墙及安全护栏2100余米。五里坡村的蝶变印证了一个朴素道理:民生实事要从“板凳会”上听,发展难题要在“板凳会”里解。这一张张小板凳,不仅缩短了干群距离,更架起了民心桥梁。当拆除的“铁腕”与议事的“温情”在板凳上交汇,当干部的“辛苦指数”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便在这方寸之间,渐次铺展,生生不息。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黄俊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