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鄂豫交界、大别山环绕中的红安县二程镇三里岗村富家凹湾,背靠富家山,面朝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共抗战英烈杨宏明纪念馆就坐落在一片青竹林中。
“威名扬燕赵,临西城乡留胜迹;忠魂归荆楚,红安山水增光辉。”杨宏明纪念馆上的这副挽联,记录着家乡人民对先烈的缅怀之情。
杨宏明又名杨兴胜,1910年7月26日出生于三里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时因为家境贫困只能以放牛为生。因为家贫,他被迫中断学业在13岁时去汉口卖苦力。
1927年,17岁的杨宏明参加黄麻起义并在次年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这是他革命道路的起点。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杨宏明奉命到华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补充团副团长,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晋冀鲁豫边区部队济南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1941年秋,日伪军对杨宏明所部驻地一带发动大“扫荡”,杨宏明带着部分部队到邢济路北作战。当时,驻济南的伪军冯二皮部以3个团的兵力在临西建立了十几个据点,给当地军民造成极大威胁。
不久,杨宏明率两个团攻打敌占据的马鸣堂村。在战斗中,杨宏明亲临前线,指挥战斗,爬在房沿上用机枪扫射敌人。战斗胜利结束,冯二皮部大部被歼,余者溃窜。
1942年4月29日,天刚亮,杨宏明正在操场上带队出操。突然,临清西大屯一带传来阵阵枪声。原来,日军向他们围攻而来,兵力数倍于杨宏明部。
“遇到敌人集中火力,坚决突围!”杨宏明令部队分三路向南转移。
杨宏明正确判断敌情,指挥部队:“向北,北面兵力薄弱。沉住气,冲出合围圈!”部队迅速整顿向北转移,最前头的部队已突出敌人火力交射点,眼看反合围就要成功,一颗子弹打中了杨宏明。他牺牲时年仅32岁。
曾任临清县抗日区长,后任河北省邢台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张剑虹为杨宏明等烈士赋诗一首, 表达深情怀念:
前赴后继白刃战,杀得敌寇心胆寒。
拂晓杀到天过午,不分后方与前线。
我军损失也不小,牺牲两名指挥员。
分区司令杨宏明,英勇牺牲在火线。
政治主任孙毅民,为国捐躯在阵前。
为了纪念二烈士,当年建立宏毅县。
宏毅牺牲为革命,烈士英名万代传。
新中国成立后, 杨宏明烈士的遗骨与左权等英雄遗骨都移葬在河北邯郸烈士陵园内。河北省临西县有条最宽广的大街,名为“宏毅大街”,即为纪念在那次战斗中牺牲的杨宏明和孙毅民烈士。
2014年9月,杨宏明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