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推广机械化种植助推红薯产业提质增效

4月29日,在红安县华河镇山台村的380亩红薯种植基地,农机手正驾驶着改良的双垄起垄机在田间作业。随着机器轰鸣,规整的双垄在田间延伸,垄宽1米、高40厘米的双垄结构,为即将栽种的红薯苗营造出理想的生长空间。

“这种自主研发的起垄机能一次性完成双垄作业,垄面通风采光条件好,特别适合红薯大垄单行种植。”红安县华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绍文介绍,通过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鲜食型红薯亩产可达5000斤,加工型品种更可突破6000斤,较传统种植模式每亩效益可以增加1500元左右。

示范基地采取“机械深翻+水肥一体化+覆膜栽培”的现代化种植模式。技术人员介绍,从5月上旬栽苗到8月中旬收获,基地将严格实施三次水肥管理,通过科学配比的营养液精准调控作物生长。目前基地已完成土地深翻和起垄作业,380亩土地正在进行栽苗。

该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年支付土地流转金7万余元,发放务工报酬超过30万元。合作社在县城关镇建设的另一个示范基地已形成成熟经验,此次选址华河镇新建基地,旨在将标准化种植模式向更多乡镇推广。

黄冈市红薯协会会长王基荣介绍,红安县农业部门今年重点推广机械化红薯种植技术,计划建设5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总面积15000亩,产量预计5000吨,每亩增产2500斤,每亩增收1500-1800元。通过改良农机具、规范栽培技术、完善产业链条等措施,推动传统红薯种植向现代化转型,助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黄俊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