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战鼓催征
2025年伊始
房县便以
“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
的竞进姿态
对标省委“七大战略”建设路径
和市委“六个整体提升”具体举措
以工业经济强基
项目建设蓄势
文旅产业破圈
消费扩容提能
“四轮驱动”
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俯瞰房县全景,山清水秀,宜居宜业。
工业经济“强引擎”
链式发展动能澎湃
春日的房县工业园区里,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聚链成群,从智能化车间到绿色低碳工厂,一幅幅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徐徐展开。
4月16日,记者走进湖北天为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挤压车间,只见一根根直径为10厘米、长6米的铝棒在530℃高温炉内“浴火重生”,然后经过模具加工、冷却、定尺、整形等多道精密工序后,“吐”出各种型材。
该公司综合部部长张丹介绍,去年公司主要生产建筑型材,年产值达12亿元。今年2月,公司引进铝挤压行业龙头企业专业团队,实现产品转型升级,开始生产汽车散热器、气缸等工业型材,直供东风、比亚迪、金龙等汽车头部品牌,近两个月销量约6000吨,产值达1.5亿元,利润率约12.5%,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我们新投用的时效炉和铝棒炉,比传统炉子的恒温效果更好,温度能瞬间达到500℃以上,生产每吨产品能节约2立方米燃气。”该公司总经理林鹏介绍,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实施绿色节能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能源低碳化、生产洁净化。
工人加紧生产各式铝制型材。
在湖北中润锦纶科技有限公司前纺车间内,8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银白色的丝线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经机械臂精准抓取、堆叠成垛。质检车间里,工人们手持强光手电筒,逐锭检查丝线表面质量与物理性能,依据检测结果将丝线分级存放。包装车间里,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封箱、扫码、抓取、码垛一气呵成,一箱箱成品丝整齐排列,即将被运往全国各地。
“目前,我们每天生产100吨锦纶弹力丝。”该公司行政副总经理李虎介绍,作为全省首家规模化锦纶生产企业,公司产品覆盖民用服饰、军工材料等领域,一季度产值达1.4亿元。为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公司整合资源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建成标准化实验室,并与武汉纺织大学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双方围绕新材料研发、工艺优化等领域,联合开展多项技术攻关项目,以创新驱动产品迭代升级,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赢”,房县工业经济加速裂变。林下经济创新“林药融合”模式,种植养殖面积达4万亩;1至3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0亿元。梳理工业增长点22个,一季度进规工业企业达7家,完成年度目标的40%,13家储备企业预计年新增产值亿元以上,全年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380亿元,增速达50%以上,一幅“老树发新芽、新枝结硕果”的产业图景跃然眼前。
房县城关镇晓阳村沃野连片。
项目建设“加速度”
夯基垒台蓄势聚能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房县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在项目落地上持续发力。一季度新开工项目49个,开工率达90.7%,总投资达266.3亿元,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4月16日,房县北城工业园新能源电池拆解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正酣。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械声轰鸣,工人们分工协作,有的进行厂房钢结构主体焊接安装,有的开展防火涂料喷涂作业,有的忙着内外墙板拼接,还有的专注于土建墙体装饰与室内地坪浇筑。各道工序有序推进,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施工高峰期,600名工人同时作业。项目合同工期240天,我们计划在180天内完工。”该项目负责人袁东介绍,自2月11日开工建设,仅用19天就完成了基础部分施工。钢结构材料3月7日进场,安装工作高效推进,目前完成进度超85%。通过“平行+流水”的施工模式,项目整体施工进度达60%。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占地面积252.4亩,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效推动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新能源电池拆解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正酣。
3月28日上午,在房县大木厂镇五谷庙村,施工人员已完成马家院1号大桥最后一片 T梁架设准备工作。11时许,随着现场指挥人员一声令下,架桥机缓缓启动,将T梁精准吊装至桥墩之上,稳稳就位。这一关键工序的完成,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道路早日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十房一级路房县段马家院共三座大桥,分别为1号、2号和3号大桥。1号大桥桥长60米,2号大桥桥长90米,3号大桥桥长270米。3月28日,随着1号大桥最后一片T梁架设成功,3座大桥共115片T梁全部架设完成。
截至目前,该项目三标段隧道工程、桥梁建设、土石方开挖及护坡施工均已进入收尾阶段。施工团队将迅速转入路面水稳层铺设、沥青混凝土面层浇筑、道路绿化栽植及安防设施安装等后续工程。按照当前施工进度,三标段预计9月底即可达到通车标准,较合同工期提前五至六个月。
今年以来,房县紧扣国家投资导向,精准对接县域发展需求,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目前,已有54个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成功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和投资项目综合绩效管理平台。同时,持续优化“跑部进京”工作机制,制定轮周计划表,梳理项目和政策对接清单,先后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9个部委,专项对接44个重点项目。其中,11个排水防涝改造项目、31个地下管网管廊项目已获得上级部门明确支持。该县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300个,预计完成投资超240亿元。
从设施更新到产业升级,从生态环保到民生改善,一个个“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十足的项目成为该县经济拔节生长的“硬支撑”。
房县黄精“掘土生金”。
文旅产业“火出圈”
诗与远方双向奔赴
从“深闺山水”到“网红打卡地”,该县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翼,一季度累计接待游客4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7亿元,“两山驿站·诗酒美城”IP声名鹊起。
房县马栏河流域天蓝、水清、岸绿。
4月13日,三峡大学百余名海外留学生组成的研学团走进房县西关印象景区。在古街青砖黛瓦的映衬下,留学生们沉浸式体验黄酒酿造工艺,观赏汉舞表演,探秘非遗技艺,在千年诗经文化的浸润中流连忘返。“这是我第一次品尝房县黄酒,醇厚的口感仿佛承载着千年历史!”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艾哈迈德言语间满是惊喜与陶醉。房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关印象景区通过“文化+体验”模式,已举办研学、快闪等活动30余场次,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会客厅”。
走出去,方能引进来。今年3月,房县文旅快闪活动亮相西安大融城与青龙寺遗址公园,汉服舞蹈表演、黄酒品鉴体验、“野人”IP形象推介等成为西安市民朋友圈的热门话题。“之前对房县不太了解,参加了这些活动后,我特别想到房县看看。”领取到房县景区门票的西安市民王女士当即规划旅行路线。文旅推广活动成效显著,今年一季度,西安至房县旅游专列累计发送游客超千人,有力推动鄂陕两地文旅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房县青峰大裂谷景区瀑布景观。
今年初,房县国士商业广场、罗国士文创商城、房县诗经乐园相继开业,为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这些项目在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300万元。
今年以来,房县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当地围绕文旅融合主线,精心策划“欢喜过大年”暨“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演出、“体育过大年”青少年体育舞蹈展演及万人太极表演、新春游园会、“三月三”民间民俗文化展演等系列活动,深度融入大武当旅游区建设,全力打造“逛西关、泡温泉、喝黄酒、探野人”特色旅游 IP。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县 A级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6.2%,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强劲。
从“酒香也怕巷子深”到“满城皆是打卡点”,该县文旅产业正以“破圈”思维打开新天地。从“过境游”目的地变为“深度游”打卡地,实现了“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游客在房县城关镇三海村油菜花海游玩。
提振消费“组合拳”
市场活力竞相迸发
消费是经济晴雨表。该县以“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消费市场“热力值”拉满。
“在房县创业就业,买100平方米以上的新房,享受购房补贴6万元,还能叠加享受生育补贴政策。”今年3月,该县出台《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六条意见》等政策,在以前出台的鼓励生育、鼓励消费、农民进城、地灾避险搬迁进城四个“六条意见”基础上,优化调整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增加住房保障、创业就业、金融税收、公积金惠民等“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一季度“春节返乡安居购房季”活动共销售商品房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9%,让“新房县人”在城市扎根的同时,激活了房地产市场。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今年春节前夕,该县西关印象景区人头攒动,沙河乡年货大集在此火热开街。活动现场,两条彩龙腾跃起舞。伴随着《沙河赞歌》的欢快旋律,村民们自编自演的民俗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上千游客驻足观看。集市摊位上,花菇、黄酒、胭脂米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散发着浓郁的年味。商户李连全的香菇摊前围满抢购的市民,他笑着说:“一天销售额达3000元,比平时多赚一倍。”此次年货节不仅为当地群众和游客带来丰富的节庆体验,更直接带动农特产品热销、拉动景区客流量增长,实现农旅融合发展的双赢局面。
2025年“房县有好物全民赶大集”活动现场。
国士商业广场内的诗经乐园,已成为亲子消费的热门打卡地。孩子们在“活字印刷”体验区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在 VR影院沉浸式领略《诗经》中的诗意世界。与此同时,自动驾驶巴士在县城主干道试运行,市民只需刷脸即可轻松乘车,畅享智慧出行新体验。夜幕降临,西关印象景区内非遗主题灯光秀璀璨夺目,黄酒夜市热闹非凡,成为年轻人“打卡朋友圈”的首选地。这些消费新场景的火热,不仅展现了该县“聚人口、兴产业、强功能”的发展成果,更彰显出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该县聚焦消费扩容提能,坚持供需协同发力,打好“政策+活动”组合拳,加力扩围实施鼓励生育、鼓励消费、农民进城、地灾避险搬迁进城、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用心办好“房县有好物全民赶大集”系列活动,组织策划多场以旧换新商贸节会,汽车以旧换新交易额达2176万元、家电厨卫以旧换新交易额达4632.5万元;发放“情暖春节惠购房县”消费券350万元,拉动消费增长15.3%。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和中央商务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谷子经济”,进一步增强消费动力、激发消费潜能。
夜幕下的西关印象景区灯火璀璨。
一季度“开门红”,不仅是数据的跃升,更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生动实践。站在新起点,房县将继续以“拼抢实”的作风,持续做强工业“硬核”、筑牢项目“基石”、深挖文旅“富矿”、释放消费“潜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力书写“全年精彩”新篇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