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依托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研究院为载体,与湖北省农科院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菌种种质资源保护和技术攻关,不断完善茯苓全产业链条,助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在九资河镇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研究院的实验室看到,来自省农科院的专家正在讨论茯苓菌种制作实验流程,完善试验方案。
茯苓是一种药用真菌,素有“十方九苓”“药膳白银”之称。茯苓也是罗田县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在我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自然条件下种植茯苓,受多种因素影响,品种退化成为制约茯苓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研究员 游景茂 前期,我们从全国收集茯苓家种和野生种质资源,开展了提纯复壮和评价工作。本次主要评价不同地理来源茯苓菌种的产量和品质,争取筛选出优质的菌种资源,为大别山菌种研发中心提供优良的品种。
2024年,我县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建成投入使用后,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中药材全产业链研发平台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研究院,通过强化资源整合利用,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科技创新赋能中药材产业向“新”提“质”,让中药材产业向全产业链纵深发展。
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研究员 游景茂 下一步,将依托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研究院,将优质的茯苓菌种在罗田县进行应用和推广,保证茯苓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为未来茯苓的GAP基地认证奠定基础。
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研究院成立以来,围绕九资河茯苓、罗田天麻,以菌种研发、新品种研究、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为重点,开展科技攻关,目前正在开展茯苓菌种提纯复壮、天麻良种选育工作,为大别山菌种研发中心提供优质菌种资源。
罗田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元维军 下一步,我们将为入驻研究院专家提供全方位服务,让专家全心全意投入科研,同时我们将积极申报市级、省级科研平台,以科技助力我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罗田全媒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