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小学生“数学眼光”的培养策略

黄梅县实验小学孔垄校区 石开梅 黄梅县滨江第二小学 刘世杰

新课程标准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增加“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如果说培养“数学思维”是学好数学的核心,那么练就“数学眼光”就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眼光包括: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意识、几何直观。发展数学眼光是为了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是提升数学思维的基础。

引领数学创造,建立符号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数学创造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之一。加强符号意识发展和培养,引领学生学会数学表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本质,感悟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符号表示问题,从而建立符号意识。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深化学生对数学符号的理解,从而建立数学符号的使用意识。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时,在探究乘法分配律的规律的阶段,适时引导学生用字母a×(b+c)=a×b+a×c表示,这样既书写方便,又简化记忆。再如定义一些特殊的运算,在探究出其中的规律和性质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符号表示出来,同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注重数学应用,丰满数感和量感

数感和量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感和量感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基础,良好的数感和量感可以帮助学生优化计算方法和策略选择。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注重数学应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量感。课堂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量和数据的概念来描述问题。

如,在学习完千米后,及时引导学生联想到马拉松长跑,长江有多长,黄河有多长等一些问题,多长是个“数量”,既要有数字也要有单位。通过让学生进行量化比较,加深学生对数值大小和数量关系的感知,提高他们的数感和量感水平。

拓展空间想象,提升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

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来培养他们的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能力。

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时,通过让学生辨别哪些展开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使学生经历几何图形拼接或折叠的活动过程,从而总结出规律。学生在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感知经验,同时拓展空间想象和体验空间关系,助力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

数学“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过去的“二基”“三位一体”“四基四能”的时代走向新的“双减”和“核心素养”时代,练就“数学眼光”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地基。打好地基,数学的万丈高楼自然平地而起。

编辑:兰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