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 | 风吹太白湖
作者:何秀炳
秋冬季节的风,粗犷张弛,与春夏季节和暖细腻的风迥乎不同。从京九线蔡山站出来,穿过铁路涵洞,一路骑行,可见错落的乡村屋舍。再往北,秋收后的稻田一望无际,娴静如水;河渠旁整排的意杨繁华落尽,仅留下几片残破的阔叶在劲风中摇曳,仿若乡村平远图。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没有村舍的遮蔽,秋风愈发恣肆,在小径尽头上了河堤,视野顿觉开阔,湖汊纵横,抬头望,水面无垠,壮阔无际,更远处与白云入天,风急浪高,这就是太白湖。
波光如镜接遥天,极目平湖万顷连。更有隔山山色好,几回搔首水云天。清代诗人石灿见到此景,也止不住为太白湖之开阔美景折服。这个略如武汉东湖之大的湖泊,在荆楚鄂东之地,黄广交界之处,在阡陌之中所起,串联着古彭蠡泽遗落的明珠,而在几华里之外,她又以另一种姿态与长江勾连。
有人说太白湖,太白太白,是否与李太白有关,因李白确实在蔡山留下《夜宿山寺》的名篇。据说太白湖所在原本是许家街,因李白夜宿蔡山,后改名太白街。后来,长江改道,太白街所在地势塌陷遂成大湖,才有了今天的太白湖。民俗俚语、古言传说,听乎而而,此后文人墨客到此留下巨制鸿篇确是其事。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太白湖,两侧人家虽距离尤其近,方言、风俗等却尤其不同,只因太白湖在武穴市与黄梅县交接之处。两侧的风景亦是不同,在武穴一侧,水排案涌,荻花瑟瑟,水鸭不时静卧水中,不时腾空而起。远处,水府庙、郑公塔临湖而立,诉说太白渔歌的秋思。而在黄梅一侧,风急如怒,其声若万马奔腾。远山如岱,浩渺烟波,湖中渔舟若隐若现,又宁静悠远。
“往事越千年,魏武扬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回首间,我已在风中驻足远眺良久,猛然间想起了毛主席的诗词。也许,李白当年就在许家街东头的一家酒肆中畅饮,一喝八大碗。只是千年之后,黄梅堆花还在,太白湖下的故事变成了悠远的传说。
主播:董秀萍
扫码关注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