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块平整出来的农田整齐排列,一排排温室大棚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一栋栋庭院式民宿拔地而起。
1月15日,在红安县高桥镇“中彩”资金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趁着晴好天气,赶工期、赶进度,现场紧张忙碌的景象。
“这是我村刚刚建成的董冲茶厂展销中心,其中包括茶叶生产车间、茶产品销售中心以及配套设施设备,投产后这里将成为茶叶加工与营销的枢纽。”看着施工人员正在平整装修展销中心的室内外场地,高桥镇程河村党支部书记张世财兴致勃勃地介绍。
董冲茶厂展销中心建设项目自2024年9月26日破土动工,历经3个月紧锣密鼓施工,于当年12月20日竣工交付。同时,项目改造450余亩低产老茶园,整治撂荒地及流转土地200余亩。近千亩青茶园旧貌换新颜,可吸纳600余名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增收。
在该镇王德湾村,“红安苕”育苗扩繁基地50亩连栋塑料温棚也拔地而起,村民平整土地,忙得不亦乐乎。该育苗基地将为高桥镇万亩红苕种植基地提供优质种苗,带动周边村民生产就业增收。
2024年,红安县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资金5000万元,整合财政资金5659.71万元、撬动社会融资5200万元,总投入1.586亿元,惠及高桥镇程河村、邓家湾村、王德湾村、长丰村等7个行政村。高桥镇以此为契机,围绕“亮剑英雄地、红色高桥河”建设主题,依托红色资源和农业旅游资源,将特色农业、旅游观光、红色文化和名人故里结合起来,探索“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在7个村启动多个项目建设,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你看,这是我们的发酵车间,我们酒厂采用红安苕发酵,专门酿造红安独特的苕酒。”在红八里酒厂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推动机械,将酿制的苕白酒送进储藏车间。该厂负责人介绍,酒厂也是利用“中彩”资金项目建设的,试生产期间采用红安苕发酵,并结合红安特有的红色文化底蕴,设计手榴弹、火箭等造型的精美酒瓶,不仅传播了红色文化,还实现了红安苕多元化的产业发展目标;投产后,可带动周边15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约40000元。
目前,高桥镇“中彩”资金项目建设接近尾声,各建设现场组织人员赶工期、赶进度。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全面助力高桥镇打造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样板。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