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这五年,虽然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小小片段,却注定会在黄冈老区大地上被深刻铭记。这五年,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纲举目张,层层压实。这五年,正风反腐步履铿锵,凯歌嘹亮。这五年,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悄然改变。这五年,纪律检查体制改革阔步前行,纪检“铁军”勇立潮头争做排头兵。这五年,遗爱清风激荡振兴崛起活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五年,实实在在的反腐“红利”滋润了老百姓的心窝,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攀升。在中国共产党黄冈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黄冈市纪委监察局网站、“遗爱清风”微信公众号开设【喜迎党代会·亮点工作回眸】专栏,多侧面、多角度梳理展现全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亮点工作、先进经验、辉煌历程,营造良好氛围,掀起宣传热潮,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舞干劲,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迎接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强化担责尽责 从严追责问责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湖北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暂行办法》、《湖北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实施细则》、《湖北省行政问责办法》等党纪条规,不断深化“主体责任问责年”,始终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问责范围、问责数量、问责力度同比均超历史。1至11月份,全市共问责处理49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8人(县级干部5人),采取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等方式问责250人(县级干部47人),工作约谈82人(县级干部59人)。开展《百姓问政》问题问责工作做法被新华网、湖北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聚焦报道;我市贯彻落实《湖北省行政问责办法》后的首次问责,对市法制办怠于履行职责问题进行严肃问责追责案例,产生较大社会反响。
顶层推动
齐抓共管压实责任
以上率下抓问责。市委书记刘雪荣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对全市问责工作先后3次作出批示,对4名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和市直部门“一把手”进行约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立兵坚持把问责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批阅审定市管干部的问责意见,组织开展对《百姓问政》存在问题和环保失责问题中负有领导责任党员干部的集中约谈。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紧跟赶趟、对标看齐,以务实举措汇聚有责必问、失责必究的问责工作合力。
统筹谋划抓问责。把经济责任问责工作、“两个责任”问责、行政问责作为全市问责体系的“三驾马车”,高位驱动、同步发力,纳入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绩效工作考评重要内容,确保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
凝神聚力抓问责。市纪委不断深化“三转”,加快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在撤销预防腐败室后,把追责问责工作归并到市纪委第五纪检监察室,落实专人负责、专班协调、专室推动,高效推动追责问责工作。
部门联动抓问责。建立市纪委监察局与组织、审计、编办、民政、安监、环保等部门联动协调、调查研究、督导检查、问责追责四项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牵头部门的综合监管职能,分工负责、协调联动、信息互通,及时发现并移送问题线索。采取“市带县、县促市、市县联动”的模式,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对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线索,上下联动做好追责问责。2016年,在组织市、县两级编办、民政等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线索72个,问责处理60人。
动辄则咎
严细深实追责问责
紧盯焦点问题严查。坚持问题导向,对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环保问题中发现的失责问题严肃追责。在对浠水县福瑞德化工有限公司突出环境问题督察和浠水县散花自来水厂“9•18”较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中,市纪委监察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开启问责机制,组织工作专班,抽调相关和县市精干力量,组织开展对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事故中国家工作人员失职失责等违纪行为进行深入细致调查,依纪依规提出责任追究建议,追责相关责任人19人。
紧盯热点问题细查。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对《百姓问政》中涉及景区公路设卡违规收费、“雷霆行动”进展缓慢、服务群众不到位等12个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共问责10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7人,问责处理57人,对28人市直相关主管部门和各县市区有关分管领导的副县级领导干部进行工作约谈,并将查处问责情况予以全市通报。
紧盯难点问题深查。狠抓经济责任问责,坚持一把尺子执纪、一个标准问责。在对一市直单位党组成员(兼任二级单位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问题,针对手续不全发票报账的问题,通过调查核实发现存在违反工作纪律问题,经报请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夏某予以立案调查。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责任问责党员干部266人,占全年度问责数量的55.5%,其中县级干部44人、科级干部122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8人,问责处理158人。
因势利导
践行“两为”强化担责
注重实效,践行“四种形态”。在问责过程中,我们注重践行“四种形态”,落实好市委容错免责机制,区分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与违反政策规定的界限,既严惩违规者、失职者,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又保护改革者、创业者,为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强化认识,激发工作热情。问责只是手段,履责才是目的。通过追责问责教育提醒党员干部依规用权、合理用权、审慎用权,自觉养成在纪律框架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习惯,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通报曝光,强化警醒警示。选取涉及民生问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的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并发文到乡镇一级,以案明纪、警醒警示。先后印发经济责任问责、行政问责处理情况通报4期,曝光典型案例17起,问责一人、教育一批、警示一方,不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督促整改,规范权力运行。通过追责问责,督促相关责任部门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年年查处年年存在”,形成时时严、处处严、事事严的常态。在“红顶中介”专项检查中发现的财务管理不规范、公职人员兼职等问题,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的同时,督促主管部门和监督部门倒查问题,建立各项制度规定7个,有力促进中介机构规范运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