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划定2025年政策“路线图”

1月3日至4日召开。根据会议释放的信号,2025年央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研判,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受访专家认为,2025年央行将继续适度降准降息,同时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卖等新设工具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此外,围绕消费、资本市场等重点领域,央行有望继续创新丰富金融工具,着力拓展货币政策空间。

回顾2024年,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时隔10多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25年货币政策定调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此次央行工作会针对货币政策如何发力明确了具体“路线图”,其中包括“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等。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也表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择机降准降息。在专家看来,2025年还会继续适度降准降息,2024年创设的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国债买卖等货币政策新工具也将为加强央行流动性管理、稳定金融市场提供更多选择。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任涛表示,央行工作会再度提及“择机降准降息”,进一步强化了近期可能会降息降准的政策信号。适逢春节临近之际,取现及税期等方面的因素会对流动性产生一定扰动,此时需通过降准等进行对冲,故预计降准先落地的可能性要大于降息,且春节前降准落地可能性较大。

2024年12月31日,央行发布公告显示,12月开展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3000亿元,结合当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和续做规模综合看,12月实现55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净投放。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在货币配合财政、增加流动性供给的诉求下,2025年央行将继续加大国债净买入规模。同时,在MLF存量逐步回笼的过程中,预计央行也会加大买断式逆回购的投放力度来弥补中长期流动性缺口。整体而言,预计2025年两项工具将会得到更多投放。

统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也是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央行工作会明确,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顶层制度安排。同时强调,按照“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原则,科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工具体系,加强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促进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表示,目前“五篇大文章”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建立。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合作,围绕统筹推进“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切实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信贷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推动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丰富金融产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股权等市场融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宏观政策思路也在加快适应性调整,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任涛预计,2025年货币与信贷环境均会比较友好,国家重点鼓励领域会获得更多支持,故整体市场利率与信贷利率中枢水平下移的方向预计还将延续。

除了已有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发挥更大效能外,市场还期待新的一年政策工具箱进一步充实。结合工作会提到的“完善和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让业内对货币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平稳发展有更多期待。

“2025年支持股市、楼市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得到加强,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股市和楼市的健康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房地产领域可以继续优化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适当降低首付款比例要求;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比如通过专项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延长部分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有效期限,给予开发商更多时间调整业务模式。资本市场方面,可以继续推进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速落地,从而提升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