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小梅 通讯员 段涵 张景
“给小宝宝做超声波时,手法一定要轻柔,避免过度的压力损害脑部。”2月29日,在团风县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黄冈市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驻派专家陈杰能,边操作边讲解小儿颅脑超声诊疗技术要领。这是他对口医疗支援工作的常态,手把手教学很受当地医务人员欢迎。
“与市中心医院建立对口支援10多年来,对我们帮助很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变化。”团风县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万志红介绍。团风县人民医院的变化,仅是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由点及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达20余家
2023年,市中心医院先后与20余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立技术帮扶与协作关系。通过脱产驻派、随机会诊、团队帮扶、远程会诊、引入基层骨干来院学习交流等形式开展帮扶工作,涉及临床、医技、护理、管理等近40个专业学科。
“在我们不懈努力下,受援基层医疗机构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不断增强,诊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市中心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以基层为重点。为贯彻落实党的这一工作方针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活动,仅2023年,市中心医院深入数十个乡镇、社区,开展了近百场“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好评。
授人以渔,技术帮扶“铺路搭桥”
“我们来基层的主要目的,是要把技术留下来,真正做到‘输血+造血’,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自我革新。”曾在武穴市第二人民医院支援的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魏小川说。
2023年,医院近150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坐诊查房、技术指导、学术讲座、疑难会诊、义诊咨询等方式,全方位开展深度帮扶与协作工作。
从受援医院实际情况出发,市中心医院先后派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口腔科、肿瘤中心、急危重症及心脑同治等临床科室和团队驻点帮扶,按照分层分类、精准施策的思路开展工作,并严格进行常态化督导和考核管理。
2023年,市中心医院专家帮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收治门急诊和住院患者近万人次,参与手术、会诊千余台(人)次,参与疑难病案讨论和培训人数近6000人次,同时接受各基层卫技人员来院进修培训200余人次,累计投入人力成本200万余元。
人才引擎,打造家门口新“医”靠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对口帮扶过程中,市中心医院始终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首要任务,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帮扶目的,通过强基础、补短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建强临床科室、培养人才骨干、填补技术空白、完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举措,缩小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让基层群众家门口有了新“医”靠,获得当地群众认可。
“以前看病,总想着往外地跑才心里踏实,现在家门口就有好医生,看病不用跑远路了。”这是对口帮扶工作中听到基层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截至目前,基层受援医院中增加了2个“5G+急危重症协同救治(国家试点)医疗体系共建单位”,3个“2023年国家基层版胸痛中心”,27个“2023年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74个湖北省基层版脑卒中防治站,夯实了分级诊疗能力,更大程度方便了当地百姓看病就医。
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是实施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作为黄冈市医疗集团建设牵头单位,市中心医院将进一步调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走深走实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服务,使对口帮扶工作获得更多成效,造福基层百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