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邹德祥
3月8日,罗田县供销电商运营中心展厅大门口,几张方桌上摆满了软萩粑,电商运营中心主管、湖北玉农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丁海玉张罗着给顾客打包。几名制作师傅忙着包馅、揉捏,大蒸笼冒出滚滚热气,软萩粑的香气扑鼻而来。
“从2月19日开始做软萩粑,每天能卖500个左右。最大的一笔生意来自武汉一家餐饮企业,买了650个。”丁海玉介绍说。
罗田县网商协会会长陈林甫说:“软萩粑成为抢手货,罗田县每年卖1万个以上软萩粑的网商和实体店不少于30个,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长。”
从籍籍无名的地方时令小吃,到成为名品畅销市场,罗田软萩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一次“滑铁卢”,逼出一个网货地方标准
罗田软萩粑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也曾遭遇过滑铁卢。
2017年2月21日,湖北省网商协会会长许强为了体验和检测湖北农村电商发展水平,专门从线上采购了一批罗田软萩粑。100多公里的距离,在路上耗时4天。他收到货时,软萩粑已全部腐败变质。后经调查得知,快递投递不及时导致软萩粑变质。此事经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这给了罗田软萩粑一次沉痛的教训。
传统手工美食只有具备统一的网销标准,才会打消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顾虑。
2017年3月10日,在黄冈市电商协会会长段鹏等人的倡导下,罗田软萩粑网销标准共创沙龙会在罗田举行。大家针对软萩粑的网销制定了行业标准。除了对产品本身在规格、加工标准、原材料比例、馅料品种等方面进行规范外,在外包装及物流包装上也作了要求。比方说采用食品级材质的包装袋,每袋不超过10个,在室外温度过高时需加冰袋用泡沫盒进行发货,并加上气泡膜保护。
丁海玉回忆说:“罗田软萩粑网销标准出炉后,公司软萩粑销售量节节上涨,2017年共投递了近万个包裹发往全国各地,没有接到一例投诉,而且还有很多回购,好评不断。”
“卖了这多年的软萩粑,一直没有固定的标准,都是凭借‘老经验’。经历这次滑铁卢,罗田软萩粑身份亮明了,好评增多了。”不少销售软萩粑的网商有了同样体会。
有了网销标准等于拥有了“放心码”,顾客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罗田软萩粑再度成为网络爆款。据统计,一些优秀农产品微商每日销售软萩粑可达600多个。网商丁海玉2023年3月份通过直播带货卖软萩粑,半个月卖出4000多个。
喜讯接踵而至。2022年3月9日上午,在罗田县燕儿谷,一群人对罗田软萩粑精确“画像”:单个粑的重量、直径、厚度需统一尺寸规格;糯米粉、粘米粉、软萩草比例要合适;用真空包装抽真空馅料不能流出。这是由黄冈市电商协会、罗田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等单位牵头发起,对以罗田区域为代表的大别山软萩粑网货标准升级的场景。
“从家庭手工非标制作到工厂式作坊标准化批量制作,此举开创了黄冈地区非标农产品网货标准化先河,有利于地域特色小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罗田县餐饮烹饪协会会长兰君说。
走进直播间,一场疫情催生一个网红产品
罗田软萩粑成为网络爆款,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每年的二、三月份,软萩粑销售多数是一些老客户通过电话或微信下订单。
2020年疫情发生后,由于封城封路,快递业务停止,地道特色的美食无法配送,咨询的人却很多。罗田从3月11日解封后,快递仍未开通。“农产品的送货渠道不通,大家急得团团转。”网红丁海玉从直播带货中看到了希望,她快速发起成立“海玉直播联盟”,带领一帮人通过微信直播平台下单,给同城消费者配送软萩粑。
传统手工美食,真实的制作过程“晒”在直播镜头下,打消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顾虑。软萩粑走进直播间,就拥有了“放心码”。
野生软萩采摘自荒郊田野,糯米粉粘米粉的颜色成色清晰可见,揉搓的过程一览无遗,加糖拌匀做馅的流程明明白白,用微火烙制而成的绿色食品,让顾客放心安心。
“我们的软萩粑走进直播间,宣传效应太好了。”2020年3月19日,罗田县“海玉直播联盟”核心成员胡玲,把大别山地区的美味特色时令小吃软萩粑带到了网上直播间,没想到8天时间卖了2000多个软萩粑。
和她一样感到惊喜的还有英山县草盘地镇的盛小周,她也是“海玉直播联盟”的核心成员。她开通微信直播平台后,每天平均卖出800多个软萩粑。“要为地方农产品找销路,还得不断创新啊。”尝到直播带货甜头的盛小周高兴地对记者说。
当时,丁海玉的直播团队有60多个主播,来自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有荆州养小龙虾的黄宁丽,有宜昌秭归县脐橙种植大户王春芳,有广西妹子海华,团风县农产品网红代表殷静,准主播有50多人,她们每天活跃在手机直播间。
“三农”主播徐志新,是罗田县骆驼坳燕窝湾村第一书记,网民亲切称他“谷哥”。本地的村民经常背着箩筐、挑着扁担,拿着自家地里收的农产品,来直播间找“谷哥”带货。在燕儿谷电商助农直播基地,直播间经常灯火通明,罗田板栗、罗田天麻、罗田软萩粑、九资河茯苓等当地农特产品走向全国。
直播带货的效果不错,大家信心十足。罗田的网商们纷纷效仿“谷哥”,他们前期主要开通微信直播平台,一步一个脚印,站稳脚跟再向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等大平台转型。
黄冈有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等比较优势,大别山的土特产成了群众增收的“金疙瘩”,罗田的软萩粑、油面、土鸡蛋成了网上的香饽饽,成为游子化解乡愁的妙物。
“罗田软萩粑带有乡愁的印记,吃到嘴里就勾起了儿时的回忆。”湖北大别山宝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汪龙溪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