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明振 龚丽君 通讯员徐鹏 何剑)3月16日,从黄冈市卫星应用技术中心了解到,我市“基于遥感AI的耕地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科研项目被省自然资源厅批复立项,将按照省市县三级卫星应用技术联动合作模式,通过卫星遥感AI实现智能预警保护耕地。
去年9月,该科研项目由黄冈市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牵头,自然资源湖北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社会化应用节点和蕲春县卫星应用技术中心联合申报。
项目以全覆盖、高频次遥感监测+巡查实时自动化感知手段,结合耕地变化智能解译技术,构建一体化自然资源立体无缝动态监测体系,旨在打通“采集-处理-分析-应用”自然资源信息服务链路,实现预警发现-外业核查-问题处置的监管流程,实现耕地违法用地多级快速联动动态预警监管。
“2月26日,项目获得批复并成功立项后,中心就开始制订实施方案,加快成果转化。”市卫星应用技术中心负责人童春表示,目前已在蕲春县开展耕地保护示范应用,并将尽快把该项目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于黄冈市域范围。
遥感监测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法,它像是一双能够洞察天地的“千里眼”,通过卫星上的对地观测传感器,对地表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式的观测和数据采集。在耕地保护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耕地的变化情况,比如是否有非法占用、破坏等行为发生。同时,通过对耕地利用情况的分析,还可以为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