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童婷 通讯员胡庆武 董德志)2023年12月28日,红安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挂牌、启动运行。
红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出台《红安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案》,全面推进全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落实落地,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更优的医疗卫生服务。
明晰架构,有序推进。做到双轮驱动,事业与产业共同发展。成立红安县医共体总医院,设置以红安县人民医院为主体的红安县医共体总医院,成立总医院党委和“一办七部”,明确县卫健局党组书记为总医院党委书记、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为总医院院长。
技术支撑,信息先行。编制出台《红安县数字医共体规划建设方案》,高标准、集约化谋划好我县信息化建设方案。2023年11月21日,专程邀请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文先来红安调研指导红安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医共体示范。11月28日—30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到我县调研区域信息建设,已形成调研报告,建设方案审核后确定。
稳步疾走、资源下沉。县卫健局制定了《红安县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建设工作方案》,采用“五子工作法”,即结对子、找路子、搭台子、扩面子、成为一家子的工作方法,在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特色专科、设置名医工作室,做好专家下沉、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同时,成立配齐全县病历质控中心、护理质控中心、院感质控中心、检验质控中心、药剂学质控中心、心电一张网、医学影像中心等人员,为医共体内医疗同质化打下基础。全县13家基层医疗机构均已建设特色专科,均已成立名(中)医工作室,有效开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做实基层,提能达标。着眼基层能力提升,到2023年12月11日,远程心电、影像、会诊覆盖率已达100%;乡镇卫生院CT已配置5台,配置率45.5%,并与总医院建立远程诊断,实现乡镇检查,总医院诊断;乡镇卫生院救护车配置率100%。乡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覆盖率91%,卒中防治站覆盖率91%。目前4家卒中防治站已成功救治6例患者;8家胸痛救治单元已成功救治11例患者。
构建人文,筑牢思想。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湖北省卫健委下发的《湖北省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征求意见稿)》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医共体人文建设。一是推动同质化医疗,2023年全县全部医疗机构参加了省市级的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室间质评,逐步实现县域内结果互认,节约患者就诊时间,降低患者就诊成本;二是优化住院诊疗流程,摸索探讨平诊手术的“预住院”,推动日间手术开展,完善院内支助体系建设,建立一站式的入出院中心,改善患者住院就诊体验;三是升级改造“120”报警急救平台,切实满足患者需求。
当前,红安县卫健系统和相关部门正强化责任担当,扛起主体责任,齐心协力,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共同谱写服务红安人民群众健康、医共体探索实践的红安新篇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