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红星 通讯员 陈华 聂振华
货物查验、打包贴单、装箱上车……2月29日,是黄冈高新区铭普光磁光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建成投产的第10天。当天,10万只激光器二极管发往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新厂投产,订单不断。”湖北铭普光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玉德说,新厂2月20日(正月十一)投产10天来,共发货150万只,手持的订单可生产到6月份。一季度“开门红”为2024年产值翻番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追“光”,开创以商招商范例
走进铭普光磁光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厂房拔地而起——
一号生产厂房机器轰鸣,生产线全力运转;装修正在收尾的职工宿舍里,洗衣机、热水器、空调、独立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崭新的职工食堂里,饭菜香味扑鼻而来,这里可同时容纳400名职工就餐;气派的研发大楼正在加紧装修,展示厅、接待室、办公区、会议室、研发中心等功能科学布局……
7年追“光”路,铭普光通开创了黄冈市区以商招商的成功范例。
铭普光通的前身,是2017年3月整体从武汉光谷搬迁至黄冈高新区的湖北安一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几年间,公司在租赁厂房建成了激光器、探测器全自动生产线以及红外温度传感器生产线等23条,拥有11项实用新型专利。与武汉华工正源光子、东莞铭普光磁等业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成为光通信光电二极管领域国内领先的头部供应商。
借力武汉都市圈科技同兴,积极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2021年底,东莞铭普光磁对湖北安一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战略注资,在黄冈高新区投资5亿元,建设研发生产基地。2023年9月,安一辰更名为湖北铭普光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东莞铭普光磁的控股子公司。
2022年3月,距离老厂房4公里的新生产基地开工建设。项目规划投资约5亿元,占地100亩,在安一辰光电原有产能的基础上,再扩建一倍,并新建3条光电器件生产线。今年2月一期投入使用。
借“光”,延伸上下游锻造产业链
在共晶区,机器臂来回摆动,将以微米为计量单位的发光芯片固定至基座上;在打线区,工人们通过显微镜放大40倍,查看打线是否合格……
在铭普光通崭新的十万级无尘车间内,10多条半导体激光器全自动封装生产线全力运转,20余名穿着专业无尘服和防静电鞋的工人来回巡视检查。
在经过移载、贴片、共晶、打线、封帽、老化、测试等十几道工序后,一个长度约1厘米的半导体激光器二极管走下生产线。
“这小个头产品,直接决定了通信基站设备、家庭光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距离。”吴玉德介绍,公司的光通信产品主要包括光器件、光模块。新基地增加了数字模块及COB两个新产品生产线。
在三层楼的一号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楼是装修一新的仓库;二楼是激光器二极管生产车间、COB生产车间已投入生产;三楼是数字模块车间,工人正在调试设备、测试产品。
从“小产品”中开拓“大市场”。吴玉德表示,公司在光通信领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从光芯片后端处理到激光器、光器件封装,再到光模块制造,都有完整的产品线,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借力龙头企业带动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黄冈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莞铭普光磁是国内数据通信行业头部制造企业,是华为、中兴等企业的合作伙伴。将积极争取铭普光磁总部逐步把通信光电部件产品的生产设备转移至黄冈进行研发、生产及销售,在武汉、黄冈间形成光通信产品走廊。
发“光”,“小巨人”澎湃大能量
在铭普光通新基地,最引人注目是正在抓紧装修的研发大楼。投入使用后,公司科研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科技创新永远是主题。铭普光通抢抓5G战略布局风口,加大前瞻性科技研发力度,不断升级工艺,于2020年将高速率器件的核心部件——25Gb/s高速率半导体光电二极管高端封装生产线引入国产化,应用于5G前传网络。
“我们整个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设备等,都在积极寻求国产化的解决方案。目前车间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5%,关键原材料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吴玉德说,公司光电二极管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已获评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科技创新,需要长远的战略眼光。铭普光通新基地新增的数据通信模块产品,在人工智能和ChatGPT应用场景新风口中,订单暴增,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每天产能合计13万只,后续新生产线计划扩产至每天30万只,预计今年产值可突破2亿元,年税收1000万元。”吴玉德信心满满。
光电子信息产业在湖北产业赛道上一直是“优等生”。黄冈高新区正在聚力推动光电子信息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光电子元器件、高传输速率光模块产业集群。
“未来3到5年,公司将会沿着数据通信模块这条产业链继续创新研发。同时总部的800G光模块硅光方案也在研发当中,拟达到业内领先目标。”吴玉德说,铭普光通将抢抓新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争当黄冈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排头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