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幼儿游戏的有效策略

英山县第二幼儿园 钱瑶 叶倩 乐冰洁

本文以幼儿园中班自主游戏活动为例,围绕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探究行为,阐述教师支持游戏推进,捕捉有意义的教育瞬间,理解幼儿游戏意图,延伸幼儿游戏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师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

爱默生说:“你要教你的孩子走路,但是,应由孩子自己去学走路。”我们要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留出空间,要充分地相信孩子、支持孩子,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学习行为的真正发生。

(一)自主探索,体现游戏的自主性

《德国“制造”的孩子》纪录片中园长提到:“我们不要复制和拷贝一模一样的孩子。”纵观孩子们寻找材料、更换材料、修补材料的整个游戏过程,无论是爬行垫、单元桥的失败告终,还是纸板滑梯、木板滑梯的成功搭建,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参与,探究活动随着孩子经验的丰富而不断深入,深度游戏随着问题的解决而不断发生。我越加意识到:只有为幼儿创设平等宽松的环境氛围,尊重和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发现、探究、创造,他们才能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二)提升经验,体现材料的互动性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获得发展的。”孩子们制作纸板滑梯时会思考两块纸板如何连接、宽胶布怎样黏得更牢固,从而学会使用工具;孩子们制作纸板滑梯时会思考怎样修补断裂的滑梯以及谁负责这项工作,从而学会团队合作;孩子们在制作木板滑梯时会选择适宜长度的木板,学会观察类比。从一开始的随手拿材料到后来根据场地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幼儿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互动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学习经验的过程,材料引发的随机事件不断鼓励着孩子倾听、思考、选择和尝试。在一次次尝试,同伴互相提醒的过程中,幼儿对材料与成效之间关系的感知也更加深入,思维也从单一到发散再到聚合,这是活动真正的价值所在。

(三)把握契机,体现活动的价值性

给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并不意味着放任,幼儿的发现需要教师关注,并跟随他们的经验、能力的发展,及时捕捉他们的新发现,推动他们自主探索的逐层深入。

教师通过有意识地收集孩子们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如发现不同质地、同样长的滑梯滑下来速度不同,以此为切入口,让幼儿探索不同条件下“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体会生活中的科学。活动从问题而来,看似普通、平常哪里都有的楼梯,源自一个孩子突发奇想的创意,教师却不停追随孩子足迹,收获每次小互动带来的新灵感,不断推进孩子们的发展,从而让孩子们找到成长的方向和动力。

在整个自主游戏中,孩子们从游戏的一次次递进发展过程中,玩出快乐,玩出合作,玩出层次,更是玩出了创意。材料的提供、教师的观察、同伴的互动都是支持幼儿自主游戏行为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将以本次游戏活动为起点,持续贯彻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发挥其能动性,把幼儿园升级成孩子们畅玩、乐玩、趣玩的游戏乐园,让他们在普通的游戏中玩出亮点,玩出精彩,玩转多彩童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