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骆冬
“十年老店,全新启航。”这句餐厅宣传标语仿佛在诉说着店主对美食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11月15日,走进位于黄州区赤壁一路的达圣甲餐厅,各类以甲鱼为主打的菜品令人眼花缭乱。
达圣甲餐饮品牌创始人郝小麦,来自河南邓州,是黄州区政协委员。他用智慧和汗水,为黄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从厨师变身品牌创始人
1998年,郝小麦前往北京谋生。出于对餐饮的热爱,他一边做生意维持生计,一边学厨艺掌握技能。经过勤学苦练,渐渐地,他有了一手好厨艺。
2000年12月,郝小麦从北京南下广州,在一家酒店做厨师,一干就是10年。“很少看见他休息,对待工作总是那么热情。”妻子李会霞这样评价郝小麦。
2010年,郝小麦来到黄州,便与黄州结下不解之缘。
起初,郝小麦在一家餐饮店做厨师,数年的时间积累了一笔资金。他本可继续做这份工作,但他心中却有了新的想法。
2014年,他辞去厨师工作,开了人生中第一家餐饮店——老家大锅台,并暗下决心将餐饮作为毕生追求。
诚信经营,精益求精。多年来,郝小麦坚持亲自选材,确保食材新鲜健康。
“小麦经常起早贪黑,到团风、蕲春、罗田等地的偏远小山村里,购买农户的牛羊肉和新鲜蔬菜,就是为了让食客吃得放心、舒心。”郝小麦的合伙人周凯说。
2016年,郝小麦创立品牌“达圣甲”。经过持续地发展,“达圣甲”已成为黄冈本土特色餐饮头部品牌,并在多处开办分店,累计带动200多人就业。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达圣甲餐厅内的文化墙上写着“以德从商,诚信兴业”,这也是郝小麦一直的坚守。
2021年7月,郝小麦驰援河南防汛救灾,向河南省慈善总会捐赠价值6000元的矿泉水、泡面等物资。
2021年12月,郝小麦一次性购买2500公斤萝卜,捐赠给福利院和农村孤寡老人。
2022年1月,郝小麦到陶店乡幸福村为留守老人和儿童送去大米、食用油、牛奶、书包等物资。
2023年7月,郝小麦为黄州区开展的“爱心冰柜”“爱心课堂”捐赠矿泉水、桌椅。
2023年12月,郝小麦参加黄冈麦田公益活动,用行动传递爱心。
今年入汛后,郝小麦为江堤上值守人员送餐。“甲鱼、牛肉,什么菜有营养,我们就送什么。要让守护咱们安全的干部群众吃好。”郝小麦真诚地说。
郝小麦表示,带领周边人共同变好,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我常到农村收购农家菜,就是为了帮助他们。”郝小麦说道。
2023年8月,郝小麦得知谢女士的婆婆常年瘫痪卧床,便第一时间到谢女士家中送去慰问金。
“黄州是我的第二故乡,能为家乡做点事,也是一种幸福。”郝小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用点点滴滴彰显大爱。
郝小麦是黄州区一名网络推介官,抖音号拥有数万粉丝。他经常走基层、进社区、到乡村,深挖黄州特色,推介黄州品牌,讲好黄州故事,助力乡村振兴和黄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郝小麦觉得,正因为平凡坚守,人生才会变得愈加醇厚;正因为坚持公益,幸福生活更有质感。
以初心映照民心
2021年,郝小麦被推选为黄州区政协委员。
郝小麦坚持履职为民的初心使命,立足基层,深入群众,经过调研走访,他发现守护“舌尖上安全”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他撰写了提案《关于加强餐饮监督 守护“舌尖上安全”的建议》,很快得到区委、区政府重视。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有效开展餐饮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加大餐饮行业执法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黄州区学生街区内摊位曾是密集无序,道路破损狭窄、电线私拉乱接等问题突出,影响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郝小麦联合其他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加快推进珠明山片区更新改造建设的建议》。
2023年6月,学生街区更新改造全面启动,统一临街立面风貌,植入现代元素,规范夜市商铺。
“我觉得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将全力以赴,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郝小麦坚定地说。
尝鲜新口味,涉足新业态,开拓新市场,郝小麦深深扎根在黄州这片热土。
2023年1月,在市区首届东坡庙会上,郝小麦作为代表发言:“黄州历史文化悠久,这里的人们亲和友善,我早已把黄州当成自己的家乡。我要为黄州代言,让更多人知道黄州、了解黄州、爱上黄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