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通高分子加工匠人 ——记市级青年拔尖人才、湖北科普达高分子材料公司研发部经理李超

记者 王慧 通讯员 何凯 罗磊

2016年,河北小伙李超从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位于黄梅小池的湖北科普达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公司首名研究生,李超在八年时间里,精心组织技术攻关,参与和主持研发新产品25个,申请专利12项,取得专利授权8项。

李超说,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未来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做精通高分子加工改性的匠人,是他的梦想,也是他一直不变的追求。

公司爱才惜才 河北小伙选择来到黄冈

李超1989年出生于河北邯郸,2009年考进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母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读书期间,他先后到中南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习实践。

2016年,在导师的推荐下,李超到湖北科普达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

科普达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是光缆和电缆用高分子材料,是武汉工程大学的实践实验基地。

在这里,李超感觉到“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作为进入公司的第一名研究生,感受到公司重视技术重视人才蓬勃向上的企业氛围,最终他选择留了下来。

看到他的选择,李超的同学表示不理解:作为学生会主席的他在校成绩优异,毕业后为何不去大城市,而是来到一个相对偏远的小镇?对此,李超没有过多解释。在他看来,科普达正是因为远离大城市的繁华,才可以让他潜心在公司进行技术研发。

虚心踏实善于创新 助企业成首批隐形冠军

在半年实习过程中,李超吃住在厂里。工作中,他虚心向工人学习操作技能,熟悉生产工艺,了解产品加工的实际特点及不足,同时联系所学专业理论,找到产品技术的薄弱环节,让研发技改工作有了切入点和突破口。

担任公司研发实验室主任后,他结合在企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实际,自创“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要求实验室的大学生每周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实验室做研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市场学习、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车间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这一制度让来企实践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

同时,李超还与技术中心其他技术人员一起,为科普达乘势而上快马加鞭。

2017年,由李超主持申报的省科技厅创新专项——面向5G网络的耐高温低回缩LSZH特种料的开发与应用,成功替代进口材料,解决了华为、烽火等通信厂家使用进口材料的现状;2018年,承担TPE弹性体电缆料开发与应用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公司实验室由此连续被评为企业技术中心、省光线缆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正是在李超带领的技术团队的引领下,2018年科普达公司被评为湖北省首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

主动适应多变市场 创新研发新产品

经过三年历练,2019年,李超被公司委以技术研发部经理的重任,负责组织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技改升级。

为实施科技强企战略,面对瞬息万变的通信市场,企业必须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把研发替代进口的新材料作为主攻方向。

为此,李超带领技术团队紧盯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生产的高性能阻燃聚乙烯电缆料,年销售量超1000吨;研究开发的耐高温低回缩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通过了华为集团的100余项检测,成为华为指定的合格供应商;主持立项的科技部重点专项——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光缆材料研发与应用项目实现了批量销售,为智能城市建设、数字化应用提供能够替代进口的高端材料。

在李超的带领下,技术团队踏实苦干、坚持创新,创造了2亿元销售市场的新产品开发业绩,使科普达公司研发实力进入光电材料行业前列,助推公司发展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入职8年来,李超带领技术团队瞄准行业共性问题、产业链短板积极开展研发攻关,成功主持参与新产品研发25个,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行业论文5篇,承担国家及地方科技专项重点项目5个。公司先后被成功认定为湖北省创新型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湖北省光线缆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个研发项目被列入科技部、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等部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专项,加快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