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众长,有“备”而来——浠水县实验小学集备与教研同频共振

通讯员 吴小勇

自2023年教联体改革以来,浠水县实验小学一校四区有144个教学班,6800余名师生。

怎样以城带乡实现一校四区高质量发展?怎样将核心校的优质资源辐射到成员校?怎样实现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

该校领导班子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后认为,集体备课与集中教研同频共振,无疑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有效途径。

培育卓越团队,构筑教研高地

为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专业教研团队,该校成立涵盖语数英、道法、劳动以及信息技术等11个学科委员会,各学科教研组长担任主任。在各年级、各学科中选拔骨干教师担任备课组长,每个分校区设一名副组长作为学科委员会委员,构建完整教研架构。

每次教研活动由学科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各年级备课组长提前精心筹划、精选主题、具体组织安排以及细致分解任务。各年级各学科教师作为集体备课的主体,积极投身其中、主动认领任务,分步予以实施。

按照“突出重点、破解难点、聚焦弱点、呈现亮点”的思路,精选出各年级、各学段、各学科集体备课主题。备课组长依据主题内容,确定集体备课的时间安排,明确备课的目标、形式、流程以及组内教师承担的任务。

每学期,该校通过各类形式多样的培训、精彩纷呈的活动、启迪智慧的讲座以及思维碰撞的论坛等,为教研团队搭建学习平台,全方位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

聚焦策略优化,探寻实施路径

如何在有限空间开展好集体备课?该校不断优化策略,探寻实施路径。

规划时间。按照“17个统一”要求,一校四区在作息时间安排和课程表设置上一体化,将每周二、周三、周四的上午分别设定为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学科的集备时间。

规划策略。每月四次的集体备课,该校采取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备课与论坛两翼齐飞的模式。以语文学科为例,第一、三周采用一校四区大教研的模式,以任一校区为现场,其他校区线上参与;第二周开展“莲池论坛”,围绕教育理论热点、教学困惑等进行研讨。第四周各校区在备课组长统一规划下,以校区组内教研为主,涵盖教学进度、作业统一、学生现状和针对性教学策略。

规划路径。确定主题后,该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六备”,即备课标整体解读、备单元主题要素、备教法学法指导、备教学流程设计、备作业优化策略、备优质课堂展示;做到“五有”,有固定时间、具体内容、明确分工、程序安排、活动记录;做到“四会”,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能力提升为重点、以学生主体为导向、以训练落实为关键。单元整体备课按照“主备先行、出台初稿——组内研讨、问题整合——初次试教,评价交流——再次试教,形成定稿——整理细节,上传精品”的路径完成集体备课。

聚焦教师培养,教学成果共享

集体备课,聚集集体智慧,是锤炼和提升教师驾驭文本、驾驭课堂能力的有效平台。

问题即课题,各学科组收集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其变成研究的课题,集中研讨,“莲池论坛”应运而生。该校以学科为单位召集全体教师对问题展开研讨,引领教师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解决问题的经验,探索校本化、个性化的实施策略。

集体备课扎实有效开展,一大批青年教师从“能上课”走向“上好课”,激发活跃创新课堂,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得以提升。一节节精品课例、优秀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优质课件、教学视频资料在校区间生成。该校教研处、电教处将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归档,建立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在各校区内共享,有力推动校区间教育均衡。

集采众长,有“备”而来。如今,深耕课堂、聚智研思成为浠水县实验小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