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水精英——参观彭建兵院士老屋有感

毕久经

云淡天蓝,西风漫卷红叶,巴河水暖,山河在日光下紫气生烟。往昔下乡,多次路过张家畈,我却从未留意身旁风景,更不知彭建兵院士的老屋就隐匿于黄市坳这美丽小山村中。

那日,有幸随东山雁鸣、海棠、巴水三诗社诗人赴麻城市张家畈镇采风,参观彭建兵院士老屋,内心感慨万千。放眼望去,其祖居背靠大别山,气势巍峨;面朝笔架岭,仿若有文气氤氲;左倚青龙颈,似有灵动之韵;右踩巴水源,溪水潺潺,此乃真正的洞天福地,难怪能孕育出栋梁之才。

彭建兵是工程地质与灾害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学会名誉主任委员,陕西黄河研究院院长,国家地学部咨询委员。他长期投身地质灾害科研,为我国地质灾害创新科研走向国际前沿不遗余力。一系列关键技术在他手中诞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中的诸多难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国家科技创新奖是对他卓越贡献的最好见证。

黄冈有26位院士,堪称旷世英才。彭院士年富力强,醉心于地质科研,成果丰硕,无疑是巴水河畔的璀璨典范。

彭院士幼时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他险些成为弃婴。然而,困苦没有磨灭他的意志,他年少时便勤工俭学,聪慧好学。高中毕业后,高考制度废除,成绩优异的他无奈只能回乡务农。但他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白天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夜晚在柴油灯下如饥似渴地学习。他在磨砺中不断成长,坚定信念,正所谓 “有志者事竟成”,最终成就非凡。

彭院士对家乡情深意笃。他多次公开表达感恩之情,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以李四光为代表的地质界前辈与同仁,感恩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更感恩故乡的乡亲们。他常说,永远忘不了父母和哥姐。在艰难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将苦难默默承受,把欢笑留给自己。那些艰难的日子,父母疲倦的身影、辛劳的姿态、挣扎的神情和期盼的眼神,始终印刻在他心间,成为他对家乡无尽思念的源头,也是他人生奋斗的原始动力,让他至今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满含感激地说道:“一批人托起一个人,我要感恩这40年来一直帮助和关心我的人们。”

大凡成就大事者,自身素质过硬之外,往往也少不了贵人相助。彭院士也不例外,他的二哥便是其一。我虽未曾与他谋面,但从照片中能看出二哥气宇轩昂、超凡脱俗。彭院士回忆,二哥在北京的家就像自己的家,无数个夜晚,他与二哥倾心交谈。二哥那句“建兵,这样不行,你必须走出去,或读书,或当兵”,如春风拂面,在他年轻而躁动的心中激起千层浪。

不久后,张家畈区冬季征兵,彭院士报名、体检、政审,一路顺遂,光荣入伍。在部队三年,他表现优异,多次获嘉奖。1973年退伍回乡,这段军旅生涯虽未让他提干,但却为他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4年,彭建兵在移河造田工地上挥洒汗水时,人生的第二次机遇降临。原张家畈文教组组长李文俊堪称他生命中的关键贵人。当时,武汉地质大学要在山区招一名工农兵大学生,李文俊在公社党委会上力排众议,坚定地推荐彭建兵,他坚信这孩子未来必有大作为。这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彭院士的人生轨迹,也为他日后在科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埋下伏笔。

如今,彭院士的家乡风景如画,古朴自然。山川秀美宁静,丹枫似火,乌桕如锦,大别山地质博物馆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其中,在这秋意朦胧中,令游人沉醉。

游玩之际,我不禁想起原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毕志伦的话。他说彭建兵院士是东山的优秀人才,是巴水河两岸的杰出代表,要写好他的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勤奋好学、追求梦想、勇攀科学高峰。此刻,我深深领会到其良苦用心,是希望东山子弟能以彭院士为榜样,勤学励志,早日成才,为家国贡献更多力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