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俊杰 通讯员 尹晓飞
8月14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红安小伙李梁(化名)经过血液采集,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数据库显示,他是黄冈市第22例,也是湖北省第667例、全国第1827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守望生命,他坚持献血13年
李梁出生于1993年,是一名退役军人,目前在外省工作。2011年,他开始第一次无偿献血,并一直坚持下来,保持平均每年一次的频率,现已累计献血5200毫升。
“献血的时候,负责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志愿者动员大家加入中华骨髓库。因为我是当过兵的,这点社会责任感还是有的,当时我就申请加入了。”2022年的一次献血经历,让李梁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情况,把自己的几毫升血液留下了。
造血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多种致死性疾病,成为根治白血病等疾病的主要手段。偶然的关爱之举,让“生命种子”开始萌发。今年3月,李梁接到了黄冈市红十字会通知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的电话。
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成功,来之不易,仅有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的配型相合率。“可以的!我可以捐献!”李梁说,虽然不知道将把造血干细胞捐献给谁,但只要是救人,就义无反顾。
5月底,李梁再次抽血进行高分辨配型成功,经全面体检后符合捐献条件。8月9日,在红安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他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开始注射动员剂,8月14日采集造血干细胞。
“希望他积极配合治疗,祝福他早日康复。”当天下午完成采集后,李梁也给被捐赠者送上了祝福。作为退伍军人,平时还坚持锻炼,李梁捐献完当天就出院了。问起他是否有感到身体上的不适,他一再强调,跟平时一样,没什么感觉,就是躺了几个小时不能动,有点无聊。不过有省、市、县三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全程陪同,他感觉很温暖。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尹晓飞说,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的崇高行为,充满了大爱,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队伍中来,为更多急需帮助的人送去生命的“接力棒”,让爱与希望永不止息。
生命接力,22名患者重获新生
因为捐赠要求,双方无法见面,也不知道对方基本信息,但对方还是委托医务工作者送来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看到对方的经历,想到自己的血液会再给一个年轻生命生的希望,让李梁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没错的。
“很多志愿者的血样数据在骨髓库里存放多年,都未必有机会捐献。我能匹配成功,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李梁说,以后要好好地对待家人,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以往人们叫骨髓移植,现在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武汉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利介绍,现在说的提取造血干细胞就是抽取骨髓,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要求的身体条件基本上是一致的,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年龄小于55岁,都可以登记成为骨髓库的潜在提供者。现在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不用再进行麻醉或者手术操作采集干细胞了,是把干细胞从骨髓当中动员到外周血里面来,像献血一样的过程,比献血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可能采集时间要4个小时。
王利说,在动员采集的过程中,手臂从左边输出血液通过机器采集后,再通过右臂输入体内。而且捐献志愿者只需给予患者很少的造血干细胞就能达到治疗目的,造血干细胞的再生能力也可以让细胞复原。采集对供者没有很大的不良反应,可能有少许的肌肉酸痛、骨痛、低热这样的副反应。给予相应的处理,很快就会好转。捐献之后,这些不良反应就会消失。大量的数据表明,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让生命接力生命,集小爱汇聚大爱。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广泛发动无偿献血工作,全市26087人无偿献血,献血总量881.32万ml。先后在10个县市区红十字会开展造血干细胞血样集中采集活动,共完成新增入库志愿者833人,武穴市1名志愿者于今年1月份完成捐献。截至目前,完成入库造血干细胞志愿者7904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2人,挽救了22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