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群众参与 实行建管并重——红安县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

本报讯 (通讯员罗鹏)近两年来,红安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治理,建管并重”的原则,以污水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为目标,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结合资源化利用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丘陵地区集中村庄“低成本、易管护、可持续、效果好”、有红安特色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

据介绍,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任务要求,该县2024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要达到50.13%。到今年8月底,该县已完成66个任务村治理工作(累计已完成217个行政村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22%,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引导群众参与。共商治理方案。充分利用场子会、塆子会等形式,发动群众围绕村里农村生活污水“怎么建”“由谁建”“谁管护”等进行充分讨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汇集群众智慧、调动群众力量、凝聚群众共识。共谋资金来源。汇聚县直单位、社会资本、当地村民三方力量,引导乡贤能人捐资捐款,发动村民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共同建设。共议管护办法。成立村民理事会,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设施监督和管理维护,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人员作用,专人负责巡查、清掏及除杂等日常管护,工资由乡镇财政承担,纳入村规民约,形成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因地制宜选择工艺,实现小成本办大事。围绕“低成本、易管护、可持续、效果好”的目标,认真做好实地踏勘调研,尽可能利用地势高低落差选择自流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方式,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全县73%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大三格化粪池+生态塘/生态沟渠/人工湿地”将生活污水适度处理后,尾水用于农地资源化利用,不仅减少了运行维护成本,也为村民农作物种植提供了天然养料。

拓宽项目资金渠道,建设美丽乡村。以县政府平台公司作为项目业主,申报投资5.13亿元的政策性银行金融贷款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于2024年5月27日经省农发行贷款审查委员会审议通过,下达资金4亿元,目前部分村庄已开工建设。统筹县级财政衔接资金3000万元用于太平河小流域内4个乡镇22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改造,提升农村风貌。积极争取中央生态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开展全县10个乡镇31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已下达专项资金1817万元,10月初同步开工建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