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扩面提质增效 谱写油茶产业新篇章

随县油茶种植基地。 

通城县油茶喜获丰收。 

农民采摘油茶果。 

油茶加工生产线。 

粮油安全,“国之大者”。

发展油茶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山上种植油茶,不与粮争地,既保障了粮油安全,绿化了荒山,又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地形多样、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全省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作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全国第四大油茶主产区,发展油茶产业、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湖北责任重大。

高位推动

扩面提质增效行动走深走实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决策部署,2022年2月在全省启动实施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将油茶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和林长制考核内容,率先与国家林草局签订《油茶发展目标责任书》,并于2022年10月在随县召开现场会,部署推进全省油茶产业发展。

省林业局、省财政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2—2025)》,将油茶新造210万亩、低改146万亩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61个县市。各油茶任务市县党委、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将油茶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动油茶产业发展。

为支持油茶产业发展,2022年至2024年间,全省共利用中央财政油茶专项资金9.88亿元,省财政资金1.86亿元,统筹整合其他项目资金近20亿元。截至目前,湖北油茶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年产茶油6.6万吨,产值突破150亿元,进一步巩固了全国油茶主产区地位。

科学布局

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省林业局编制《湖北省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专项规划(2021—2025)》,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划分全省油茶重点发展区域和非重点发展区域,油茶重点县和非重点县。全省科学规划布局建设油茶采穗圃、苗圃,新增造林基地、低产低效林改造基地,油茶加工企业、油茶小镇、三产融合示范区,梳理出10类可用地类型,保障油茶用地。

省林业局印发《油茶“1+N”复合经营技术指南》,推广油茶与用材林、经济林、珍贵树种、茶叶等复合套种模式,引导各地充分挖掘可用地资源发展油茶生产,并组织各县(市、区)编制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发展规划,将油茶任务落实到小班地块。

良种良法

高标准严要求打造高产高效基地

我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油茶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广应用油茶良种。

省林业局在总结生产经验基础上,组织专家推荐,确定我省不同区域适宜油茶品种及配栽组合,为各地选择品种提供参考。严格筛选油茶定点采穗圃,全省科学布局14个定点采穗圃、62个定点苗圃,每年提供良种壮苗5000万株,从源头把好品种关,引导定点苗圃按需定产,严格按照“四定三清楚”要求加强苗木生产、销售环节监督管理,确保良种壮苗上山。推广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指导服务,引导业主按照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要求开展造林及抚育管理,按照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要求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确保发展一片、成活一片、高产一片。全省油茶良种使用率达到100%,通过低产低效林改造后,平均单产可增加30%以上。

科技赋能

以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省林业局加强油茶技术研究,重点围绕油茶产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就油茶育种、丰产栽培、低产低效林改造、机械化种植采收、产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精深加工等技术不断创新提升,提高油茶科学化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科技服务生产的能力。建立省、市、县油茶技术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基层技术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油茶产业科技支撑能力。

全省组建油茶科技特派员队伍,精选57名省级专家,分8个片区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2023年,举办技术培训112场次,受训人次1万以上。各市县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研基地或专家工作站,全链条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

聚焦产品

质量品牌双驱动提升市场竞争力

我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布局油茶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油茶全产业链发展。

省林业局引导全省油茶加工企业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加强企业产品宣传,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企业知名度、产品认知度。强化企业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培育全国茶油知名品牌,打造全省茶油公用品牌,提高群众对茶油的认知度、湖北茶油的知名度。全省现有油茶加工企业6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3家,共有35个油茶品牌和5个地理标志产品,打造了通城黄袍山公司、来凤恒贸、枣阳香之源、随州喜相随、麻城四季春、大悟人人爱等一批重点加工企业,以及“本草天香”茶油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随县:全链条发展油茶产业

近年来,随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创优油茶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种植油茶面积30万亩,油茶产业总产值超7.2亿元,实现生态环境增效、农民群众增收、经济发展增速。

聚焦产业高标准“建链”。随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挂帅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结合湖北省委“强县工程”战略布局,将油茶产业纳入全县“5511”产业体系和七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出台支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黄金20条”,县级财政每年配套不低于1000万元,对油茶造林抚育给予补贴。成功争取中央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资金3.3亿元,向金融债券机构融资8.3亿元,有效缓解产业发展资金困境。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推行“国有企业+村集体+农户”“县林投公司+林服公司/村集体”、企业承包共建、农户自建等多种联农带农富农新机制,带动近7000户农户上山,吸纳3万余人就业,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

聚焦产业高质量“强链”。随县与国家油茶科学中心、省林科院等4家科研机构合作,编制全县油茶全产业链技术标准。2024年,全县油茶丰产林油茶籽亩均产量达1260斤,亩均收入1890元。积极探索“油茶+N”种植模式,试点推广“油茶+冬瓜”“油茶+金银花”“油茶+林蜂”“油茶+三黄鸡”等套种组合,目前全县油茶林下种植达3.5万亩,产值超3000万元。成立林事社会化服务中心,推广水肥一体化、机械化除草、无人机授粉等全周期机械化操作,亩均降本增效500余元。引进油茶精深加工企业2家,每年可产茶油5000吨,开发出茶油、茶粕、皂素、护肤品、有机肥等30多个油茶系列产品。

聚焦产业高水平“延链”。随县重点打造“两香一油”特色产业集群,建立香菇、香稻、油茶产业联盟,一体推进产业联盟入围湖北省“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建设京东随县特产馆,引导直播带货,为香菇、香稻、茶油集群“出海”铺路。“随州油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茶油系列产品成功通过“SC”食品认证、“COFCC”有机食品认证。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建成集油茶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30公里油茶产业旅游环线,让产业强起来、文化扬起来、乡村美起来、群众富起来。


通城:绘就产业振兴新画卷

通城县将油茶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通城特色的油茶产业发展之路。全县油茶林面积32.8万亩、油茶加工龙头企业3家、油茶专业合作社215家,是湖北省油茶主产区、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政府领航,开启油茶产业新征程。通城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油茶产业列为重点发展项目,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行油茶重点产业链链长负责制,建立林长包联、督查考核机制,将油茶产业发展纳入“林长制”年度考核,持续跟踪问效。强化要素保障,将新建油茶基地奖补标准从2013年的1000元/亩提高到1600元/亩,分五年进行奖补,巩固基地建设成效。目前,全县形成四大油茶产业片区,建成连片1000亩以上基地16个,建成500亩省级油茶高产示范基地。

产业赋能,铸就油茶发展新辉煌。通城县着力培育油茶种植、加工企业,黄袍山公司、鑫尔公司、阁壁湖公司成长为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城县城发集团牵头建设通城县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搭建油茶产业信息数据库,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积极争取建立省级茶油质检中心,加快融入全省农业农村供应链平台,促进原材料供应、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良性循环。加快建设“黄袍山油茶” 公用品牌,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举办品牌推介会等方式,大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10月17日,通城县人民政府与广东菁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该公司拟在通城县建成年生产能力4000吨的油茶壳精深加工茶皂素提取生产线项目,提高产品附加值。

融合创新,开拓油茶发展新未来。通城县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为契机,发展油茶生态旅游,挖掘油茶文化内涵,开发油茶文化产品,推动油茶产业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坚持把产业发展落到助力农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上,全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村集体+农户”的紧密型联农带农机制,真正让农民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初步统计,全县油茶产业带动农户2.3万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麻城:擦亮中国油茶之乡品牌

麻城市被誉为“中国油茶之乡”。近年来,该市抢抓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省“两山”建设重点支持县等发展机遇,按照“扩规模、延链条、提质效、强科技、优品牌”思路,加快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引领,健全油茶产业发展体系。麻城紧盯争创全省“油茶第一强市”和全国油茶产业大市的目标,成立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编制《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各地方各部门发展任务和责任,优化油茶种植、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科技研发、产旅融合、销售物流等全产业链条。近5年,该市累计整合资金1.5亿元,重点奖补造林大户、专业合作社,对油茶加工企业给予贴息贷款扶持,充分调动群众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0万人增收致富。2024年,麻城市油茶种植总面积达45.6万亩,干籽产量2.2万吨,系列产值8亿元。

补链强链,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麻城市支持林地流转,鼓励合作经营,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高标准打造千亩油茶基地16个。推进油茶低产林改造,累计改造13万亩,平均单产从300斤提高到600斤以上。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发展专业合作社135家,培育发展100亩以上的种植专业户83户。引进培育茶油加工企业78家,其中精炼油企业6家,实现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

品牌驱动,提升油茶产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麻城市成立大别山油茶产业研究院,研发生产茶皂素、茶油精油、抑菌产品、护肤产品、化妆产品、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茶油产品。成立油茶质量检测中心,制定地标产品省级地方标准体系,成功推动“麻城茶油”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设网红直播培训基地,加大“产地直播”“技艺直播”等营销宣传,产品远销台湾、香港等地。“麻城茶油”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业态融合,全面做好“油茶+”文章。麻城市建设油茶主题公园、油茶小镇,推出“油茶+旅游”“油茶+餐饮”“茶油+文化”等,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致力打造以福田河镇为中心,辐射周边,集油茶种植示范、加工体验、产品展示展销、美食品鉴、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油茶产业示范乡镇。


来 源:湖北日报 湖北省林业局 陈清波 杨光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