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和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公布。这次调整,主要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放假天数增加,增加农历除夕、5月2日这两天,全体公民放假的天数由11天增至13天。二是放假规则更明确,经过调整,我国法定节假日将形成“2长假+1中假+4小假”的三段式布局。老百姓对着日历就能排出未来几年放假安排,提前对节假日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三是调休办法更优化,明确除个别特殊年节外,法定节假日假期前后连续工作一般不超过6天。
“每年多放两天假”“太好了,方便群众生活”……消息刚一发布,便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应当看到,这次调整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积极回应了群众期待。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以来,先后于1999年、2007年、2013年进行修订。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比重上升、生产效率提高等因素,客观上为增加节假日提供了基础。老百姓也期待在生活水平更高的同时,享受更多闲暇时光。
据有关方面介绍,近年来通过两会提案建议、网络媒体、专题调研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整理了群众意见建议,为修订《办法》做好了准备。今后,随着《办法》实施,群众休息休闲需求将得到更好满足。同时,这次调整还能对扩大消费、推动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休闲业发展带来利好。
同时要看到,这次调整适应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放假这件事,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化、全社会劳动效率、群众休息休闲需求等许多方面,直接关系每个人的休息和每个单位的运行。调整起来,要统筹考虑、走稳“平衡木”。
这次调整,本着考虑不同群众、不同方面诉求的初衷,力求找到全社会“最大公约数”。期待《办法》发布后,相关部门和地方落实落细相关政策,确保群众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特别要积极推动带薪年休假制度进一步落实,让群众在法定节假日之外,通过年休假实现更加充分和灵活自主的假期安排。
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休假安排也要与时俱进。总体来看,这次调整体现了稳中求进、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了“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思路。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节假日安排还将进一步优化,我们每个人工作与生活、劳动与休闲的时间分配将更加合理,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