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黄冈,一座有着2000年建置历史的古城,大别山之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楚头吴尾、四省交界,承东启西、纵贯南北。随着时代的变迁,黄冈在保留其独特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从新屋塆古民居的历史韵味,到圣人堂村的乡村振兴,再到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的产业创新,黄冈正以一种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11月1日,“赓续长江文脉 共创时代华章”网络考察报道团一行走进这座古韵今风相交织的城市,看多彩黄冈,秋“色”醉人。
青砖黛瓦梦回明清
“中国传统村落”九资河镇官基坪村罗家大垸,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南北长168米,东西宽48米,共有99间房,建筑总面积8064平方米。其整体布局为典型的“围龙屋”风格,建筑上以徽派特色为主,同时融入了鄂东民居元素。无论遇到暴雨还是干旱,这座400年前的建筑群总能安然无恙,被称为一个“不涝不旱”的室外古宅。
罗家大垸的建筑布局充满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的哲理。山围水,水围垸、垸围院、院围屋,处处蕴藏“围龙屋”风格。围龙屋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其格局由“龙”“局”“水”而成。罗家大垸倚山为“龙”,良田为“局”,一支溪流像玉带绕畈而过。
漫步在青砖黛瓦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声音在耳边回响。@马善记发博称,“无论遇到多大的暴雨,哪怕周边其他地方水患泛滥,宅院内仍然安然无恙,没有半点积水,堪称奇迹!”
红叶渐染醉美大别山
每年11月初到20日左右,是圣人堂村观赏红叶的最佳时间。圣人堂村的村民有喜好在田间种植乌桕的习惯,每到秋天,一片片乌桕叶逐渐变色,红绿相间。悠悠白云绕山间,红叶、晨雾,还有青砖红瓦的村庄,交织在一起,美成了一幅画。
深秋的阳光映照着圣人堂村,那漫山遍野的红叶,如火焰般绚烂。这个深藏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下的小村庄,以其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着乡村振兴的新力量。早在十多年前,村民就意识到,要想改变乡村面貌,发挥优势资源是一条好路子。于是,圣人堂村两委定下发展旅游经济的总思路,带着群众开展村庄整治、开发红叶经济、打造漂流线路,让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处处散发着活力和潜力。
“圣人堂村,我们来啦!”网络大V荆楚行一行于11月1日上午来到圣人堂村。大V们拍照打卡时手拿玉米、柿子、南瓜等罗田特产,好一副乡村“丰”景画!春看百花,夏玩漂流,秋赏红叶,冬吃吊锅,圣人堂村一年四季皆有景,处处可品。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圣人堂村实现了从一个普通村落向美丽宜居乡村的华丽转身。村民们不仅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还积极参与到村庄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中来,共同打造了一个环境优美、文化丰富的新农村样本。
绿色宝库让道地药材更地道
1000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登上大别山,顾盼山脊两侧,赞叹曰:“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之大别于他山也!”这里森林漫山遍野,堪称“天然物种基因库”和“植物标本库”。绿色,是大自然赐予这片土地宝贵的财富。
在黄冈的大别山区,有一个专注于中药材种植与加工的产业园区——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长期以来,九资河镇的药农都是以卖原材料为主,产业链条薄弱,高产量却换不来好收益。议价是交易的重要环节,在没有交易市场之前,药农找收购的小商贩就要面对各种压价和价格垄断,药农权益也无法获得保障。随着鲜货市场的开市,九资河镇的药材交易由分散转为集中,药农们不再需要“慢跑”问价、“拔河”讲价,而是以种植品质决定售卖价格,拿到更多议价主动权。
弥漫药香的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一园联百业,一园链两端(供给端、需求端),这是罗田县创新发展思路,坚持对内整合、对外开放,以供应链思维改造提升中药材产业链的生动样本和具体实践。
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好区位……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很多人都知道,红色是这片土地灿烂的底色。但黄冈的灿烂不只是红色,强县工程、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让“红绿”辉映的黄冈,更加斑斓多彩。
11月1日,为期3天的“赓续长江文脉 共创时代华章”网络大V荆楚行活动圆满结束。百余条原创内容为鄂州、黄石、黄冈等地“代言”,以多彩内容、多元视角讲述湖北故事,共同见证、共同传播湖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
(长江云记者 王晗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