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总投资30.3亿元的青岛上合枢纽港新城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一期)项目开工;2月19日,河北雄安新区一批重点项目开工,预计一季度开工项目共56个,预计全年新区建设项目投资超2000亿元;2月20日,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产业园、粤港合作高端制造产业港等一批项目在广东集中启动……
新春开工,多地为全年拼经济、促发展吹响号角。截至目前,湖北、河南、北京、浙江等多个地区已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除项目数量和投资额较往年有所增长外,多地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呈现出涉及领域更加广泛、更加注重科技产业发展等亮点。随着“开工日”的到来,在重大工程工地、企业车间里,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热火朝天的场景背后,是资金的“硬”支持和政策环境“软”支持的双重加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三批项目清单。第三批项目下达后,2023年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完毕。“真金白银”的投资,有望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民生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保障能力。在政策支持上,2023年出台的“外资24条”超过六成的政策举措已经落实,为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打开空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持续优化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和经营主体登记服务,有针对性地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法律政策、市场供求、招聘用工、创业培训、金融支持等服务……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投资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一年之计在于春,奋进正当时。我们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抓紧抓实各项工作,发挥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民间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增长,以投资为2024年经济稳增长开好局、起好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