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东街很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据县志记载:黄梅县修筑石城是明万历年间(1593)。城墙,六门,从那时候起到现在这条老东街的整体布局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说它是街,倒不如说是巷子来的贴切。因为其宽度不足四米,街道窄小,一直以来也没有出过什么名人和宏商巨贾。却挡不住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这个鄂东小县城人气最旺的地方。
与外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这里的民居尤其显得建筑样式丰富多彩。有清末青砖黛瓦的老式列架屋,有修建于解放初期的简易平房,有改革开放始兴时的式样呆板的二层小楼,也有款型新颖、装修豪华的别致小洋楼。
还是在六十年代初我很小的时候,三岁,拟或五岁?我曾在这里生活过。清晨还在床上,听到的第一声不是鸡叫,而是各种各样的叫卖声:“豇豆、茄得、辣乎椒,刚摘的哦。”、“清汤饺儿面”、“新鲜鸡蛋,五分钱一个”。
街道上铺的是青石条,坑洼不平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早上起来,街道两旁已经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提篮、箩担、菜蔸,卖菜的、卖油面的、卖各种生活日用物品的挤满了街道。不时有鸡公车(独轮车)辚辚轧过,留下一串“吱呀,吱呀”声。我记得还有一种最屑小的生意是“鸡毛换灯草”。用山里产的灯草(一种藤状植物的干芯)换取居民家里的鸡毛,然后拿到供销社换钱。
最忆是夏日,本来就不宽的街道两旁,排列着一长溜竹榻呢,细家公摇着硕大的蒲扇,“呼哧、呼哧”地扇,还总是要我给他宽阔的后背抓痒。不一会儿手就酸了,小孩子动作溜爽,一下子溜到了附近不远处的天后宫里去了,里面黑沉沉的,恍然好像看见一个黑影向我走来,吓得我赶紧地又跑回来了,惊魂不定,呼呼喘气,细家公忙问:“怎么了,怎么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小孩子嘛,忽来一阵惊恐,也很正常。
后来跟随父母到西藏,再回老东街已是在八十年代初了,忽见邻家小妹长成娉娉婷婷的大姑娘,脸红着走过来,羞怯地说:“远哥,你好!”。那时她在家待业,总是缠住我给她讲西藏的故事。前不久在滨河公园碰到她,开着轿车带着孙女兜风呢,哦,她现在是县内一家上市服装公司的老总。人生的曲线从来没有两条是重复的。时代,机遇,潮流,当然还需要个人的一点点天资和锲而不舍的努力。
街上的青石条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泥土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但是这依然不能影响它的热闹,那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街上每天都是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卖农副产品的,卖流行服装的,卖电子表的,卖牛仔裤的,商品交换由计划供给到自由流通,当时能看到市场商机的人几乎都成了万元户。
最有意思的是我曾看见了这一场景:两个妇女,一个买鸡,一个卖鸡,为了五块五还是五块讨价还价争执不已。“唉,我伢当兵去新疆,伊处思鬼冷,想卖只鸡凑哈买条绒裤。”,“么呢?嗯伢当兵去啊!我野是送伢去当兵,买只鸡补下”。咵了一大界当兵的话题,末了,买鸡的妇女将手中的八块钱一回哈塞到卖鸡妇女的手里,连声说:“就斗个,就斗个,冇思找得。”看看,人与人有时候沟通就这么快!
时间不经意流过,重复的情景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了所居住的街道。一晃人生过了大半截,偶尔仔细地打量身边的这条老东街,街道已经铺上了平整的水泥路,街道两旁的房屋,就像建筑博览会似的新旧不一、式样繁杂,挥散不去的人气始终笼罩在老东街那逼仄的空间里。
凌晨三、四点,就有人开着摩托小三轮、推着班车拉着蔬菜到街上抢占摊位。到了天色微微亮的时候,街上的人们已是摩肩接踵了。鸡鸭鱼肉,蔬菜水果,间或还有推销电子产品的、服装鞋帽的、少数民族中药材的,不时还看见散发各类超市、房地产促销宣传单的女子往人们手里塞传单。
外面的世界高楼林立,街道平整宽敞。人来车往,一派繁荣景象。大型的商业城,豪华小区比比皆是。可是,老东街依然保留着它的窄小和幽深。已然成为了老旧城区了,可还是抹不去它的人声鼎沸。还是熙熙攘攘地照样有许多的人,从县城的四面八方赶到这里来买菜,溜达。(作者:聂援朝 湖北黄梅人 省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 陈 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