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新馆21号正式开放,官方推荐最佳观展路线!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从湖北省博物馆获悉,12月21日,湖北省博三期将对公众开放。12月18日,记者前往省博提前探馆。

(↓点击图片,看回放↓)

湖北省博物馆讲解员魏来向广大网友推荐最佳观展路线:曾侯乙—越王勾践剑—曾世家—楚国八百年—梁庄王珍藏厅。记者实测发现,走完这条官方推介的“黄金路线”大约需要2个小时,优点是不重复、耗时短、精华多。

湖北省博3.0新增了哪些展出文物?又有哪些“进馆必看”?一起往下看吧!

按照这个路线,从湖北省博物馆三期南门开始,一楼进门向右转走进曾侯乙展厅,一路“转圈圈”爬到三楼,即可把以上路线逛完。

第一站:曾侯乙编钟有新家了

走进曾侯乙展厅,不难发现曾侯乙有两大爱好:品酒、赏乐。

传闻就说,曾侯乙是一个生活讲究的人,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爱酒”。在曾侯乙大墓,曾出土了十三件酒器,含国宝级酒具四套。在扩建后的曾侯乙展厅里,这些盛酒的器皿,一定要现场看看细节!

2000多年前的“冰箱”——铜鉴缶

铜联禁大壶

大铜尊缶

铜尊盘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著名的曾侯乙编钟,也是湖北省博物馆镇宝之一。它于1978年出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2.65米。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整套编钟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专家认为,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也标志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交响乐团”的国家。

曾侯乙编钟

第二站:“天下第一剑”住进“豪宅”

新馆为越王勾践剑单独设立了一个展厅。

湖北省博物馆讲解员魏来介绍,越王勾践剑在出土时插在漆木剑鞘里,出鞘时仍然寒光闪闪,耀人眼目,其剑刃薄而锋利,经测试它能够一次轻松地划开20张白纸。虽然这把青铜剑深埋地下2500余年,但纹饰依旧清晰,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越王勾践剑

第三站:挖出来的曾国历史

“曾国是一个被考古学家挖出来的历史,史书、资料上都无相应记载,且关于曾国是不是随国这件事,专家都争论了很多年。”湖北省博物馆讲解员魏来介绍。

专家们认为,曾国自西周早期立国一直延续至战国中晚期,近700年间,经历了从王室藩屏到楚国盟友的转变过程,有着深厚的礼乐文明积淀,是我国考古发现中世系最完整、时代跨度最长的两周诸侯国,以最完整的考古材料构建了中国周代封国中最重要的文化序列,为研究我国先秦青铜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明进程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第四站:动起来的楚国车马出行图

在楚国八百年展厅,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有了新变化。车马出行图原本是一幅漆画,整幅画人物姿态各异,猪犬腾跃,车马有序,情节首尾连贯、过渡自然,被誉为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连环画”,体现了楚国漆器高超的制作工艺。

新馆通过超大显示屏,对车马出行图进行了动态展示,让连环画动起来。

除了新技术,还有新陈列,战国中晚期的虎作鸟架鼓就是其中的一件。

湖北省博物馆讲解员魏来说:“之前它只能零散地铺开展示,现在我们能看到它立起来的样子。”

从构造上看,在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悬于凤冠之下,两只小虎后足蹬踏凤鸟背脊,前足上托鼓框。该器物通体髹黑漆,饰有红、黄、银白多色彩绘,稳重的虎座与飞扬的凤架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

(原件版——虎座鸟架鼓)

(复制品——虎座鸟架鼓)

第五站:珠光宝气的梁庄王珍藏厅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梁庄王珍藏厅,郑和时代的瑰宝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本次布展突破了此前按文物器类划分单元的布局,从“人”的角度切入,铺陈展览线索。展览分“天潢贵胄”“珠围翠绕”“丝路撷珍”三个部分,讲述梁庄王和王妃的故事,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

进入展厅,一条镶嵌宝石的腰带映入眼帘,上面镶嵌了98颗宝石,有猫眼石、蓝宝石、祖母绿等。

金镶宝石带

“金镶无色蓝宝石帽顶”在仰莲瓣面上镶嵌红宝石,覆莲瓣面上镶嵌红、蓝宝石。其中,以“拴丝镶”工艺固定在座顶端的一颗橄榄形无色蓝宝石,重约200克拉,格外引人注目。据悉,这是目前考古所见最大的蓝宝石。

金镶无色蓝宝石帽顶

在梁庄王文物展区旁边,还可以近距离看看梁王妃曾经的生活物件。里面包含了当时的“结婚证”、“三金”、“玉禁步”等,充分展现了当时配饰的精美与奢华。

玉叶组佩

金凤簪

记者了解到,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开放后,老馆依然会延用,目前馆藏文物总共达到24万余件套。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