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禁飞、限制旅行、封锁国境……
近日,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的快速传播引发了大家对新变异株的关注和担忧。截至昨日(12月2日),全球已有至少3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当地时间11月26日,世卫组织举行紧急会议并发布声明,将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并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
这一决定基于多种因素,包括在多个国家发现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在南非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呈指数增长,变异株的突变可能造成COVID-19疫苗和某些单克隆抗体治疗效果的下降。
奥密克戎新毒株
为什么会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株?
导致COVID-19疫情的SARS-CoV-2病毒,在全球流行蔓延开来。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中的高频错配特征,合并传播感染过程中基因突变的累积最终导致SARS-CoV-2变异株的出现。
简单说,只要人源新冠病毒在人际间传播且持续存在,变异株的出现只是抗原差异程度和时间早晚问题,奥密克戎变异株便是这么来的。
这样,一些变异株会消失,而另一些变异株出现并继续传播,便有可能替代原有变异株成为大范围感染人群的优势变种,而奥密克戎变异株就具备这种潜力。
图片来源:基因组数据分析平台nextstrain.org
系统进化分析以最早的新冠病毒株 (Wuhan-Hu-1/2019) 作为参考,奥密克戎变异株距离较德尔塔变异株远,提示奥密克戎发生突变的频率更高。同样,奥密克戎变异株氨基酸突变更多出现在S刺突蛋白区域。这部分出现突变,导致潜在的免疫逃逸发生。
国内外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感染情况
新冠病毒变异株全球流行性特征图(Based on Clade),数据截至2021年11月30日
从GISAID(Global Initiative of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共享流感数据全球倡议平台收集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相关的基因测序数据、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监测到导致国外新冠COIVD-19疫情持续的变异株仍然是以德尔塔变异株为主(饼图绿色区块),阿尔法和贝塔变异株为辅(饼图蓝色和紫色区块),而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仅占很小一部分(饼图红色区块)。目前,仅在我国香港地区监测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病例。
相比于之前的变异株,奥密克戎有什么新特点?
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在S刺突蛋白出现的变异位点最多(32-35个)。现有疫苗和抗体设计思路多是针对此处S刺突蛋白。全球范围在以德尔塔变异株为优势毒株的情况下,南非出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替代德尔塔变异株为优势毒株的趋势,引起WHO的足够重视。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国内现有监测和新冠疫情防控体系将带来多大冲击?
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更多的压力可能落到了出入境人员和商品的检疫防疫工作上。
同时,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检测试剂盒将会在较短时间跟上,填补上奥密克戎变异株针对性识别检出的需求。但抗疫防疫思想仍然不能松懈。
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否会造成大范围突破性感染?
现在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仍然是以德尔塔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为主。
同时,疫苗接种人数和自然感染痊愈人数的不断增多,WHO预测奥密克戎变异株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新冠病例激增情况。然而,是否会更进一步带来全球范围的侵袭,需要更多的关注到新冠感染后痊愈人群以及完成疫苗接种人群中再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情况。
新冠病毒免疫逃逸是病毒造成持久流行传播的必需特征,在这个过程会产生很多的变异株,也会消失很多变异株,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稍显抢眼。
奥密克戎变异株与英国发现的Alpha(B.1.1.7)、南非发现的Beta (B.1.351)、巴西发现的Gamma(P.1)、以及印度发现的Delta(B.1.617.2)变异株均列为令人担忧需要密切关注的突变株。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按要求及时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和加强针的免疫;
出行带好口罩;
公共场合与人交谈保持安全距离;
公共环境按制度条例每日清洗和消毒;
减少出入人多或密闭环境;
时刻注意自身健康变化,如需及时就诊。
防疫常态化,在了解科学的防疫知识后,遵守各地的防疫政策要求,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更重要的,身心健康才能合力赶走新冠疫情的“霾”。
我们一起努力!
来源:科普中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