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点名!注意这些“坑”!

买买买一时爽

入“坑”才觉泪两行

消费者就怕遇到消费陷阱

死磕到底吧,折腾不起;

就此放弃吧,心有不甘。

怎么办?

8月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把消费者经常遇到的消费投诉热点作了系统梳理。


想知道有哪些消费“坑”?

怎么避开消费“坑”?

万一被“坑”了怎么办?

一起来看看


疫情期间,部分消费领域投诉突出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诸多影响,部分消费领域投诉比较突出:

一、防疫用品价格质量成焦点

疫情期间,卫生清洁用品、医疗器械成了刚需,也让一部分不法商家盯上了这块“肥肉”。

统计显示,医疗器械类消费投诉同比激增3948.1%,卫生、清洁用品同比增加147.4%。

消费者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部分不法商家哄抬物价,甚至同批次产品,短期内连续涨价;

2、商家虚假宣传,以防疫为噱头,夸大或虚假宣传普通口罩的防护功效,或者以普通一次性口罩冒充医用口罩;

3、防疫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经营者以次充好,销售假货、三无产品;

4、发货超时问题,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快递未完全恢复运营,导致商家发货慢,另一方面部分商家存在恶意砍单。

二、快递柜服务问题引关注

和医疗器械类产品一样,快递柜服务也首次成为消费投诉热点。

因为疫情防控等原因,快递柜服务成为人们接收快递的重要方式,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1、部分快递员未征求消费者同意,擅自将快件放在快递柜;

2、部分公司客服存在态度差、反馈不及时的问题;

3、快递柜取件码安全性存疑,存放快递柜的物品被别人取走或丢失;

4、快递柜发生故障,消费者收不到取件码,导致包裹无法取出或者重复收费;

5、快递柜收费高,有的存在过时收费不封顶的情况。

三、餐饮机票等合同纠纷多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取消聚餐、出行计划,导致交通、旅游、餐饮等服务合同纠纷多。

统计显示,交通运输、旅游、餐饮服务等3项的投诉增加幅度较大,分别同比增长519.4%,210.9%,172.5%。

交通运输服务中,航空机票类投诉比较突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

1、消费者因疫情影响而被迫退订,商家不全额退款,甚至收取高额手续费;

2、航空公司、旅行社客服力量不足、接听不及时,平台短期退改订单过于集中无法及时处理;

3、部分经营者故意拖延退款进度,消费者多次催问,经营者仍然拖延时间;

4、国外航空公司退改政策由退款变成退代金券,甚至拒退票款。

四、网络购物问题多发

疫情防控需要,网络购物成为人们的首选,但也有不少“坑”。

从网络购物投诉来看,主要问题有:

1、网购商品质量低劣,存在安全隐患。如网购打蛋器有漏电现象,属三无产品等。

2、合同违约花样频出。如产品与宣传、承诺不符,缺斤少两,不能按时发货,经营者单方砍单等。

3、平台在线客服不能及时跟进处理,特别是传统线下超市的APP,线上线下脱节,运营的准备及管理不足。

4、配送不规范。有的未经消费者同意,直接将物品放置在自提点或快递柜。

5、疫情期间部分“无接触配送”,因缺乏保温措施,导致生鲜、外卖变质。

五、房屋租赁不满增多

受疫情期间防控措施影响,部分房屋租赁合同难以正常履行,出现了一些消费纠纷,还有一些直接就是“坑”。

1、房屋租赁中介借疫情上调租金,疫情期间消费者不方便寻找新房源,只能被迫接受续租;

2、合同未到期经营者强制消费者搬离,对退租退费却无任何解释;

3、疫情期间无法入住出租房,经营者仍正常收取服务费;

4、房东投诉中介公司恶意不给或压低疫情期间的租金,但承租人并没有得到优惠。

“宅”经济中有新“坑”

疫情期间, 消费者大多选择居家消费,相关投诉呈现新情况、新特点。

一、在线视频、网络游戏引发矛盾

“宅”经济下,在线视频和网络游戏成为网上消费的重要部分。

消费者相关投诉也有所增加,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1、视频会员权益描述不准确,比如成为会员仍有广告,到期自动续费且取消流程复杂

2、直播打赏难监管,消费者反映部分直播平台、主播团队工作人员涉嫌假扮粉丝“怂恿”游客给主播“打赏”,有些未成年人在诱导之下发生大额打赏情况

3、网络游戏问题,比如服务协议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产品宣传和游戏中的实际效果不符,未落实未成年人登录、充值等限制要求,未成年人大额充值退款难,部分游戏产品抽奖实际概率不明,有的游戏公司与智能手机企业相互推诿损害消费者权益。

二、在线培训服务乱象频现

受疫情影响,教育培训类投诉有所增加。

其中,在线培训方面,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

1、部分培训机构存在售前虚假宣传、虚假承诺。如虚假宣称合作办学、虚假承诺保过,对参加培训人员参加考试报名资格弄虚作假等。

2、在培训协议中排除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或者免除自身责任。如规定“如果考生未正确填写个人信息,培训机构有权拒绝退费或重修”。

3、一些培训机构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支付培训费用,消费者因培训质量问题要求退款时,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消费者仍要还贷,且利息很高。

三、直播电商购物亟待规范

近期,由网红直播衍生出来的直播电商购物人气剧增。

其中也引发了不少消费纠纷,消费者对直播电商购物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1、主播涉嫌夸大或虚假宣传,比如使用“最”、“独家”等极限词。

2、商品质量不过关,部分商品甚至是三无产品。

3、直播间有涉嫌欺诈的不明来源链接,消费者点击后被诈骗。

4、主播将消费者诱导至第三方交易平台,该平台信用资质不佳。

5、部分商品售后服务无保障。

四、网络宽带质量堪忧

疫情期间,公众主要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交流,网络宽带需求大。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

1、网速慢,实际网速与办理的带宽套餐不符。

2、消费者报修后,维修不及时,恢复时间长。

3、网络不稳定,用网高峰时频频掉线。

这么多“坑”

如果千小心万仔细

一不留神还是中套了

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当然,首先是协商。如果协商不行,再选择投诉或者诉讼。

消协受理投诉一般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也就是侵害行为发生在哪里,就找哪里消协或者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全国统一的消费投诉热线是12315,也有12315微信公号、小程序、全国12315平台等共同受理投诉。

再提醒一句,通过12315投诉举报,最关键要掌握企业名称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否则无法发起投诉。另外,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也要保留证据,方便维护自身权益。

买买买一时爽

入“坑”才觉泪两行

消费者就怕遇到消费陷阱

死磕到底吧,折腾不起;

就此放弃吧,心有不甘。

怎么办?

8月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把消费者经常遇到的消费投诉热点作了系统梳理。


想知道有哪些消费“坑”?

怎么避开消费“坑”?

万一被“坑”了怎么办?

一起来看看

疫情期间,部分消费领域投诉突出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诸多影响,部分消费领域投诉比较突出:

一、防疫用品价格质量成焦点

疫情期间,卫生清洁用品、医疗器械成了刚需,也让一部分不法商家盯上了这块“肥肉”。

统计显示,医疗器械类消费投诉同比激增3948.1%,卫生、清洁用品同比增加147.4%。

消费者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部分不法商家哄抬物价,甚至同批次产品,短期内连续涨价;

2、商家虚假宣传,以防疫为噱头,夸大或虚假宣传普通口罩的防护功效,或者以普通一次性口罩冒充医用口罩;

3、防疫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经营者以次充好,销售假货、三无产品;

4、发货超时问题,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快递未完全恢复运营,导致商家发货慢,另一方面部分商家存在恶意砍单。

二、快递柜服务问题引关注

和医疗器械类产品一样,快递柜服务也首次成为消费投诉热点。

因为疫情防控等原因,快递柜服务成为人们接收快递的重要方式,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1、部分快递员未征求消费者同意,擅自将快件放在快递柜;

2、部分公司客服存在态度差、反馈不及时的问题;

3、快递柜取件码安全性存疑,存放快递柜的物品被别人取走或丢失;

4、快递柜发生故障,消费者收不到取件码,导致包裹无法取出或者重复收费;

5、快递柜收费高,有的存在过时收费不封顶的情况。

三、餐饮机票等合同纠纷多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取消聚餐、出行计划,导致交通、旅游、餐饮等服务合同纠纷多。

统计显示,交通运输、旅游、餐饮服务等3项的投诉增加幅度较大,分别同比增长519.4%,210.9%,172.5%。

交通运输服务中,航空机票类投诉比较突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

1、消费者因疫情影响而被迫退订,商家不全额退款,甚至收取高额手续费;

2、航空公司、旅行社客服力量不足、接听不及时,平台短期退改订单过于集中无法及时处理;

3、部分经营者故意拖延退款进度,消费者多次催问,经营者仍然拖延时间;

4、国外航空公司退改政策由退款变成退代金券,甚至拒退票款。

四、网络购物问题多发

疫情防控需要,网络购物成为人们的首选,但也有不少“坑”。

从网络购物投诉来看,主要问题有:

1、网购商品质量低劣,存在安全隐患。如网购打蛋器有漏电现象,属三无产品等。

2、合同违约花样频出。如产品与宣传、承诺不符,缺斤少两,不能按时发货,经营者单方砍单等。

3、平台在线客服不能及时跟进处理,特别是传统线下超市的APP,线上线下脱节,运营的准备及管理不足。

4、配送不规范。有的未经消费者同意,直接将物品放置在自提点或快递柜。

5、疫情期间部分“无接触配送”,因缺乏保温措施,导致生鲜、外卖变质。

五、房屋租赁不满增多

受疫情期间防控措施影响,部分房屋租赁合同难以正常履行,出现了一些消费纠纷,还有一些直接就是“坑”。

1、房屋租赁中介借疫情上调租金,疫情期间消费者不方便寻找新房源,只能被迫接受续租;

2、合同未到期经营者强制消费者搬离,对退租退费却无任何解释;

3、疫情期间无法入住出租房,经营者仍正常收取服务费;

4、房东投诉中介公司恶意不给或压低疫情期间的租金,但承租人并没有得到优惠。

“宅”经济中有新“坑”

疫情期间, 消费者大多选择居家消费,相关投诉呈现新情况、新特点。

一、在线视频、网络游戏引发矛盾

“宅”经济下,在线视频和网络游戏成为网上消费的重要部分。

消费者相关投诉也有所增加,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1、视频会员权益描述不准确,比如成为会员仍有广告,到期自动续费且取消流程复杂

2、直播打赏难监管,消费者反映部分直播平台、主播团队工作人员涉嫌假扮粉丝“怂恿”游客给主播“打赏”,有些未成年人在诱导之下发生大额打赏情况

3、网络游戏问题,比如服务协议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产品宣传和游戏中的实际效果不符,未落实未成年人登录、充值等限制要求,未成年人大额充值退款难,部分游戏产品抽奖实际概率不明,有的游戏公司与智能手机企业相互推诿损害消费者权益。

二、在线培训服务乱象频现

受疫情影响,教育培训类投诉有所增加。

其中,在线培训方面,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

1、部分培训机构存在售前虚假宣传、虚假承诺。如虚假宣称合作办学、虚假承诺保过,对参加培训人员参加考试报名资格弄虚作假等。

2、在培训协议中排除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或者免除自身责任。如规定“如果考生未正确填写个人信息,培训机构有权拒绝退费或重修”。

3、一些培训机构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支付培训费用,消费者因培训质量问题要求退款时,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消费者仍要还贷,且利息很高。

三、直播电商购物亟待规范

近期,由网红直播衍生出来的直播电商购物人气剧增。

其中也引发了不少消费纠纷,消费者对直播电商购物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1、主播涉嫌夸大或虚假宣传,比如使用“最”、“独家”等极限词。

2、商品质量不过关,部分商品甚至是三无产品。

3、直播间有涉嫌欺诈的不明来源链接,消费者点击后被诈骗。

4、主播将消费者诱导至第三方交易平台,该平台信用资质不佳。

5、部分商品售后服务无保障。

四、网络宽带质量堪忧

疫情期间,公众主要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交流,网络宽带需求大。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

1、网速慢,实际网速与办理的带宽套餐不符。

2、消费者报修后,维修不及时,恢复时间长。

3、网络不稳定,用网高峰时频频掉线。

这么多“坑”

如果千小心万仔细

一不留神还是中套了

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当然,首先是协商。如果协商不行,再选择投诉或者诉讼。

消协受理投诉一般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也就是侵害行为发生在哪里,就找哪里消协或者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全国统一的消费投诉热线是12315,也有12315微信公号、小程序、全国12315平台等共同受理投诉。

再提醒一句,通过12315投诉举报,最关键要掌握企业名称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否则无法发起投诉。另外,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也要保留证据,方便维护自身权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